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6日電 (王怡歡 尹志 王暢)近日凌晨,國網綿陽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副主任費良明和另外16名搶險隊員作為供電保障先遣部隊,帶著應急發電設備、搶險工器具、應急物資,經過20多個小時、1168公里的急行,奔赴河南鄭州,來不及休息就馬不停蹄地來到鄭州規模最大的受災小區——橡樹玫瑰小區,搶險隊員們徹夜未眠,為停電64小時的6700戶居民接通應急電源。

7月24日,清晨6點不到,費良明就起床了,他幾乎是掙扎著起來的,5個小時前他才開完應急保電指揮部的會議,躺下休息,思緒依然停不下來,明天應急發電車怎么調度,小區恢復供電情況如何?這些問題縈繞在他腦海里。他一邊洗漱,一邊拿起手機查看指揮部最新消息、詢問發電車燃油補充情況。
費良明是此次公司支援鄭州洪災搶險副領隊,按照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統一部署,他所在的發電車保電組,負責應急電源保障,重點是為鄭州居民恢復正常生活提供電力應急保障,而他的職責是負責全川10余家單位共計20臺應急發電車和70余名保電人員的調度、指揮、協調。

20臺應急發電車分布在8個小區,讓每一輛發電車發揮最大效用、整體保持動態平衡,要指揮調度絕非易事。四川馳援首批到達5臺發電車,后續15臺陸續到達,費良明要逐一聯系對接、科學安排,快速明晰應急保電車的地理位置、交通路線、樓宇單元。
“早上小區里人來人往,要注意設置警示欄,再次檢查電纜保護措施……”清晨6時30分,費良明已在前往現場的車上,一上車,他一邊聯系對接指揮部,一邊叮囑保電的現場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項。
潮濕悶熱的天氣下,費良明不停穿梭在各個應急保障點,電話更是不斷,跟指揮部實時聯絡、與小區保持溝通、跟后方匯報進展,他的手機已是滾燙,打電話、充電……他的手機充電頻率全場最高,他的步數近3萬,也是全場最多。
“叔叔,請你吃冰棍。”伴隨著供電陸續恢復,小區居民生活有了煙火氣,一位七八歲左右的小女孩高興地給費良明送來冰棍,這時才早晨9點不到,費良明已是滿頭大汗,不忍拒絕小朋友的好意,他暫時收下了,轉身就將冰棍送給了另一位小朋友,在停電停水多日的小區,一根冰棍更顯清涼。
早上9點半,費良明因連日高強度工作感到身體不適,現場醫生判定有輕微中暑和感冒的癥狀,需要休息,但他在接受檢查的同時電話依然沒有斷過,最后他在確認自己身體扛得住的情況下,喝了兩袋沖劑又立馬投入工作。
中午12點半,橡樹玫瑰小區首戰告捷,費良明坐上綿陽公司應急搶險車輛駛出小區,四川多地的應急發電車緊隨其后,聚集在小區門口的居民們分成兩列,夾道齊聲高喊“歡送英雄,謝謝支援!”
還沒有來得及休息,費良明又帶領著應急車輛爭分奪秒地趕往鄭州格林山莊小區,該小區居民近2000戶,仍有260戶無電可用。
深夜工作結束,已是7月25日凌晨1點過,費良明告訴自己必須快速入睡,5個小時后,他要繼續保持清醒頭腦,迎接新的一場戰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