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3日電(起鈺婷)“情系通書真幫扶,脫貧致富顯真情!卞\旗上的14個鎏金大字,道不盡6年時光里,中信銀行成都分行與通書村建立起的深情厚誼。
2015年以來,中信銀行成都分行幫助通書村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鄉村治理和文化扶貧等各個方面,實現提升。昔日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已成為發展水果種植、土雞養殖等遠近聞名的產業村。在充滿希望的田野上,中信銀行幫助通書村實現“鳳凰涅槃”,塑造了一個小山村的鄉村振興新樣板。
黨建引領 三名“第一書記”扶貧接力
“趙書記,你回村里來看看呀,謝謝你們喲。”近日,通書村村民嚴增權看到中信銀行宜賓分行社區支行客戶經理趙霜來到通書村,熱情地招呼她。
嚴增權口里的“趙書記”,是中信銀行成都分行派駐通書村的第三位“第一書記”。盡管通書村的幫扶單位自2021年6月開始已經換作其他單位,但村民們一直不忘中信銀行多年來在村里投入的點點滴滴。
在對口幫扶通書村的5年間,中信銀行成都分行突出脫貧攻堅黨的領導地位,通過開展黨建結對幫扶,構建幫扶單位與貧困村黨建聯系機制。2016年至2021年,中信銀行成都分行先后從宜賓分行選派3名黨員骨干擔任村第一書記全脫產駐村扶貧,不斷加強黨的政策宣傳、強化組織建設、提升治理能力、發展黨員致富帶頭人、實施黨建扶貧示范項目、定期開展組織活動、開展扶貧勵志教育等,以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有效提高了村民參與扶貧積極性、主動性,增強了信心、凝聚了人心。
3名第一書記幫助村集體公司成功申請黨建扶持基金貸款150萬元用于黨建扶貧示范項目。開展黨員結對幫扶,定期入戶開展精準幫扶,幫助通書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現86戶266人全部實現達標脫貧,貧困村脫貧成效持續鞏固提升,不僅讓通書村實現了“摘帽脫貧”,更將通書村發展為“建成幸福美麗新村”。
今年,中信銀行成都分行繼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砥礪前行,以實際行動深入踐行中信銀行“擔當企業公民”的初心使命,深化扶貧開發和惠民行動,樹立起“有擔當、有溫度、有特色、有尊嚴”的最佳綜合金融服務企業品牌形象。
桃紅雞“壯” 產業發展帶動整村發展
時下,正值脆桃成熟的時候。高縣來復鎮通書村漫山遍野的桃樹結出了沉甸甸的果子。陽光下,桃紅葉綠,煞是喜人。
村民嚴志超這些天都忙著摘桃子、賣桃子。家人忙不過來,還會外出請人。有人問,摘下的桃子賣得出去么?老嚴喜笑顏開地說:“游人來摘桃,要買一部分桃子帶走;中信銀行會到村里認購農產品;電商平臺可以賣桃子……我們的桃子不愁銷路!
過去,嚴志超愛人長期生病,女兒在讀書,一家生活十分困難。幾年時間里,他通過種桃增收致富,女兒嚴小麗也大學畢業進入中信銀行宜賓分行工作。“一家人的生活比起從前,徹底變了樣!”老嚴喜滋滋地說。
在中信銀行成都分行的幫扶下,得益于村里產業發展而走出貧困泥淖的村民,不在少數。
多年來,中信銀行成都分行立足通書村獨特山地資源稟賦,加大特色產業扶持力度,創新產業幫扶措施,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激發村民自身發展動力,以產業發展帶動整村發展。自2016年以來,累計幫助通書村引進產業項目資金和產業扶持基金貸款180萬元,取得扶持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黨建資金100萬元,采取“以購代捐、消費扶貧”的形式累計購買村農產品180余萬元。
在中信銀行成都分行堅持不懈的幫扶下,通書村現已發展種植桃子800畝、檸檬700畝,建成了120余畝的烏雞養殖場,并注冊成立了通書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建立起“特色產業+村集體經濟+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并成功入選2020年第二批省級扶貧農頭企業,村集體經濟2020年營業收入突破450萬元。在村集體經濟的輻射帶動下,通書村人均年收入從2014年的4574元上升至2020年的18520元,從貧困村變成了鄉村振興示范村。
內聯外暢 “中信路”打通了山村“經脈”
“六七年前,我們村沒有一條路,進出都是走爛泥巴。地里種的蔬菜、圈里養的雞鴨,沒法運出去;山外的人也不愿意走進來。那個窮法,不擺了。”村民嚴增權說,2016年,中信銀行幫村里修起了第一條路“中信路”,“第一書記帶領全村人嗨起干的場景,我至今都記得!
要脫貧,先修路。綿延的大山阻隔了群眾出行,也阻礙了鄉村發展。中信銀行宜賓分行深諳此理,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扶持作為解決制約通書村脫貧致富瓶頸的突破口,累計捐款160萬元,并充分發揮金融幫扶資金撬動作用,幫助引進扶貧資金2000余萬元。重點實施了水利設施、道路設施、陣地設施、人居環境設施等基建扶貧項目,促進了通書村基礎設施提質提檔,讓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經過5年幫扶,通書村先后新建公路6公里、聯戶路12公里、產業環線4.5公里,實現組組通公路、戶戶通聯戶路、產業路全覆蓋;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480畝,為通書村特色產業連片集中規;a奠定了基礎;建成村黨群服務中心綜合體350平方米,配套建設了衛生室、圖書室、文化活動室、廣播室、道德講堂等,建成文體廣場3000平方米,村公共服務保障水平顯著提升;新建集中供水工程解決900余人安全飲水問題,實施易地搬遷23戶,危房改造36戶,三建三改86戶,風貌整治405戶,新建通訊鐵塔,光纖安裝到全村9個村民小組。
中信銀行成都分行通過加大基建扶貧力度,讓通書村村民生產生活得到較大改善,通書村也于2016年滿足“一低五有”基礎設施脫貧標準,達標退出貧困村序列,先后被評為省級旅游扶貧示范村、省級文化扶貧示范村、省級“四好”村,市級美麗家園示范村,并成功創建國家2A級旅游景區。
2021年6月,中信銀行成都分行在知道幫扶即將到期的前提下,幫扶力度不減,捐款20萬元用于4、5組村民外出連戶路整治,切實解決村民的迫切需求,為大家辦了一件大實事、大好事。
“智志雙扶” 不斷探索實踐拔掉“窮根”
“您好,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近日,在中信銀行宜賓分行營業部,柜員嚴小麗熱情地為客戶服務。
從大山深處的通書村走到城市的銀行成為一名員工,嚴小麗走的每一步,都離不開中信銀行成都分行的幫助。
父親年邁體弱,母親長期患糖尿病,2016年,快要高中畢業的嚴小麗不得不面對輟學外出打工擔起支撐家庭的現實。
關鍵時刻,是中信銀行成都分行雪中送炭,時任第一書記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反復勸說嚴志超一家,終于讓他們重拾信心,相信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同時,為了讓嚴小麗沒有后顧之憂,第一書記結對幫扶嚴志超一家發展生產養雞、種桃樹,學費也全部由中信銀行成都分行的對口幫扶人員承擔,在中信銀行成都分行的幫扶、鼓勵之下,嚴小麗自己也加倍努力,最終進入中信銀行宜賓分行工作,徹底改變了嚴志超一家的經濟狀況。
2016年,中信銀行成都分行通過員工義賣和捐贈,所得資金5.88萬元,成立“陽光助學基金”用于資助通書村貧困戶子女入學,在全行范圍內開展了通書村貧困大學生結對幫扶的倡議,與貧困家庭大學生子女結成志愿幫扶對子,每年資助其學費直至畢業。不僅如此,中信銀行通過“陽光互助中信同行”青年志愿者定點幫扶活動、支教助學活動、金融知識普及等活動,詳細了解貧困戶情況、原因、意見建議等,并通過與村鎮干部座談,了解當地經濟與產業發展情況,收集金融服務需求等信息,為進一步深入幫扶奠定基礎,架起了中信銀行與通書村長期的友誼橋梁。
從探索到實踐,再到行動,以點帶面,以面提質,著力激發通書村群眾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主動性,拔掉精神“窮根”,形成推進鄉村振興的巨大合力,這在通書村已形成全民參與的生動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