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8日電 (周亮)“雨過天晴,相如故里美如畫……”近日,“90后”攝影愛好者胡川鵬將一組蓬安城市圖景分享到朋友圈,引來一片點贊。
透過一張張城市航拍圖,蓬安城市骨架清晰可見,建成通車的順蓬營一級公路(蓬安段)與鳳凰大道、繞城東路和規劃建設的繞城北路、嘉陵江一橋即將形成閉合的縣城一環路,拉大了城市“骨架”。
“小時候來蓬安,我們都叫趕周口。一條建設路成了兒時最清晰的記憶。”胡川鵬感嘆地說,如今,老城經過提檔升級,煥然一新。鳳凰新城里,高品質小區、商業廣場、特色街區、生態公園分布其間,城市模樣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年來,蓬安縣推動縣城“跨江西進、向南延展”,實現河舒、錦屏與主城區協調聯動一體發展。鳳凰新城全面成型,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20平方公里;新建鳳凰新城三橫一縱、青云大道、鳳凰大道西延線、錦屏新區三縱一橫等城市干道17條,打通文化巷、建安街、營蓬大道等城市卡口7處,建成鳳凰生態公園、百牛贊歌廣場、撫琴廣場等大型城市公園和城市節點廣場6個,一批地標建筑、特色街區投入使用,成功刷新了老縣舊城的歷史記憶。

“瞧瞧,現在我們小區跟改造前相比,面貌完全不一樣了。小區環境變好了,住著心情舒暢。”最近,家住蓬安縣馬電小區的住戶陳康說起小區變化,難掩喜色。
去年以來,蓬安縣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年度實施的重點民生工程。該縣相關部門與項目施工單位緊密配合,發揚敢打硬仗的攻堅精神,有力推動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快速推進。
據了解,去年蓬安縣啟動改造114個老舊小區,其中8平方公里老城區全部被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范圍,按照地理位置相鄰、交通網絡相連、產業配套相近的原則,制定三年改造規劃,整體打包實施。
“我們從優化交通組織入手,小區外因地制宜打通城市交通卡口,規范設置公交站臺和道路標牌,小區內制訂道路改造標準和規范,既促進舊城和新城路網互聯互通,又重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逢節必堵’問題。”蓬安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去年,蓬安縣馬電小區老舊改造項目被納入全省老舊小區改造試點示范項目。

秋日的清晨,百牛贊歌廣場上人頭攢動,來這里晨練的市民不計其數,有跳廣場舞的,還有繞著綠道小跑的……“既能鍛煉身體,大家聚在一起也開心。”市民張建坤說,如今出門就有休閑娛樂的地方,十分方便。
近年來,蓬安堅持城市規劃到哪里,配套設施就建設到哪里,從而實現城市大提質、環境大改善、生活大變樣。
剛剛結束的蓬安縣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下一步將繼續推動河舒、錦屏與縣城主城區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堅持“改造舊城、繁榮新城、完善功能、提升品質”的城市發展思路,推動縣城老城區有機更新,完善城市公共服務設施。
近年來,蓬安縣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暢通城市道路,建設特色商業街區和城市會客廳,完善城市供排水系統,配套停車場、文化休閑廣場等。建成城市公園和節點廣場,推進重要節點綠化景觀升級改造,打造環境優美的公共綠色空間,不斷提升城市建設品質。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鮮亮的“底色”,去年,蓬安縣成功躋身“第五屆四川省文明城市”。今年,蓬安又被中央文明辦確定為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今年以來,蓬安縣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縣城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全力推進全縣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城市品位日益提高。
如今,行走在蓬安的大街小巷,環境干凈舒適整潔,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城市功能日趨完善,景觀工程、綠化工程不斷提升……文明之花已開遍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