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9日電 (吳平華 范祖維 何海翔 )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下文簡稱兩項改革)后,撤并鄉鎮閑置下來的國有資產和村集體資產如何處置?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開展以來,宜賓敘州區按照“統籌兼顧、綜合利用、分類處置、創新盤活”的總體思路,采取“5+4”盤活工作法,分類盤活鎮村閑置公有資產。當前,鎮村公有閑置資產盤活率達96.22%,在全市縣區中排名第一。

走進柏溪街道喜捷便民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內群眾休息區、填單區、咨詢服務臺等便民服務設施完備,村民們正在服務中心辦理相關業務。中心一側,“兩村一社”的便民服務站點正在提升改造之中,完成后,將打造出標準化的集中便民服務站點,為柏溪街道新龍村、落帽村和喜捷社區的村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辦事服務。
“自從便民中心擴建以后,設施設備更完善了,我們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村民唐仕杰一邊辦理業務一邊說道。
喜捷便民服務中心是原喜捷鎮政府辦公大樓。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后,喜捷鎮并入柏溪街道,鎮政府辦公大樓便閑置了出來。“在盤活鄉鎮國有資產中,我區通過充實辦公用房一批、改作公益用房一批、支持產業發展一批、市場化處置變現一批、補充國有資本一批等“五個一批”方式來分類盤活鎮村閑置資產。”敘州區財政局副局長岳紹良介紹到。
按照“五個一批”模式,在盤活鄉鎮國有資產中,敘州各鄉鎮因地制宜出妙招。
柏溪街道在盤活原喜捷鎮留下的公有資產上做到精打細算。“我們把空余的房子利用起來,有的作為武裝應急物資儲備室,有的作為巡警中隊辦公室。”喜捷便民服務中心主任李明華說。
樟海鎮在盤活樟海鎮隆興便民服務中心時進一步強化便民屬性。“便民服務中心擴大以后,辦公區域變大,增設了很多設備和設施,可辦理的項目也增加了很多,比如農機補貼、農民種糧補貼、退伍軍人等業務。同時還增設了群眾休息區、育嬰室等,改善群眾辦事環境。”樟海鎮隆興便民服務中心主任蔣文宇說。
另外,在盤活村級活動陣地上,敘州區結合各村便民服務體系、公益事業建設和集體經濟發展等需要,探索通過便民服務提升一批、公益事業改建一批、集體經濟使用一批、市場運營開發一批等“四個一批”模式分類盤活撤并村活動陣地等閑置資產。
兩項改革后,原樟海鎮和豐村和原金馬村合并成為新的和豐村。因世界樟海景區建設和管理需要,樟海鎮和豐村辦公點搬入景區內的新黨群服務中心,原和豐村黨群服務中心便閑置了出來。
“依托鄉村旅游,村兩委把村小和村辦公室的閑置資產租賃給金農公司辦農家樂,以原黨群服務中心的使用權入股,金農公司出資裝修并負責日常經營管理。村上每年獲得固定分紅3萬元,并按比例分紅經營效益。村上將這筆資金用于公共服務和公益事業發展,更好助推鄉村振興。”和豐村黨支部書記朱興榮說道。
據了解,截至目前,敘州區清理鎮村公有閑置資產共344宗,其中鎮級閑置國有資產142宗,村集體閑置資產202宗,現已盤活331宗。
為更好實現盤活鎮村公有資產,敘州區進行了系統、詳細地謀劃。敘州區財政局副局長岳紹良介紹:“下一步,我們將對照政策要求,對資產清單進行再審視、再梳理、再優化。對照目標,全力進行推進,主動到鄉鎮指導,深入推進工作,對標工作目標、任務清單和交賬清單的新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力爭工作有的新態勢和新的局面,做到新突破,推動工作做實做新。打造亮點,進行示范引領,結合各鄉鎮實際情況,特別是在柏溪街道、觀音鎮、樟海鎮形成典型經驗和做法,抓特色、出亮點,達到以點帶面、以點促面、以點興面的目的,推動工作做活做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