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5日電(王濤 楊兵)近日,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川中油氣礦順利完成了臺10井至臺12井閥室管道碰口作業。該作業的完成,標志著川中油氣礦冬季臨時保供工程全面建成,為保障今冬明春用氣再添“底氣”。
鹽亭縣宏泰燃氣公司富驛管理站負責人雷攀心中那塊懸著的石頭終于落地:“這下可好,冬季用氣不愁了。”自打今年川中油氣礦準備對臺12井實施封堵作業,雷攀的心就懸起了起來:“永久性治理安全隱患固然是好,但這個井封堵了,今年冬天要怎么過呢?”

鹽亭縣富驛鎮位于南部、鹽亭交界,處于輸氣管網末端。臺12井是這個區域的補氣井,在用氣高峰時可一次開井補氣5000方,能有效緩解管網壓力不足的情況。
這個井被封堵,也就斷了這個區域的備用氣源。隨著氣溫越來越低,雷攀心里越是擔心,但很快雷攀就吃上了“定心丸”。
川中油氣礦根據雷攀反饋的信息,在今年冬季保供專項會議上決定,從臺10井搶建一個臨時保供工程,以此來保障今冬明春替代臺12井為這個區域的富驛、小元、雙佛等鄉鎮能源供應。

臺10井是1984年投產的一口油老井,由于產量低已多年關停。今年,經過西南油氣田多輪老井摸排,臺10井上試致密氣獲得巨大成功,測試日產量20多萬方。
建設臨時保供工程,提前發揮好了這口井的產能價值,同時也成為解決區域冬季保供難題的一著好棋。
作為此次保供工程的屬地單位,儀隴采油氣作業區這名“執棋者”,多維度進行“排兵布陣”:協調配合完成井口交接、現場實地踏勘規劃、精心編制方案預案、統籌安排物資材料和施工隊伍....。.
由于是臨時供氣工程,建設時間緊張。在建設中,作業區一方面突出一個“搶”字,加快建設進度,全力保障在時間節點內保質保量完;另一方面突出一個“效”字,按照型號、等級、工況相符原則,利用閑置的設備設施,節約投資成本。
“閥門、水套爐、分離器、油罐是從關停井公003-X2井拉過來的,輸氣管道則是利用封堵井井筒里起出的油管....。.”作業區生產辦技術員楊琦是這個工程的項目負責人,他坦言,經過作業區“量體裁衣”,整個工程節約投資成本60多萬元。
“臺10井是作業區首口致密氣井,為了保供用氣,提前進入試采階段,不但實現了產能向產量提前轉化,還能通過現場的壓力、氣液、出砂等情況的跟蹤寫實,為下步這口井的正式投產提供數據支撐和積累現場經驗。”作業區二級工程師車繼明認為,臨時保供工程可謂“一石三鳥”,提質增效成果顯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