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0日電(黃進喜) “自從鎮上建了共同配送中心試點后,我們不僅買東西方便了,賣東西也更方便了。”彭州市白鹿鎮白鹿村村民李大姐開心地說,以往取件需要去17公里外的通濟鎮網點,自從白鹿共同配送中心試點成立后,現在出門就能取到快遞,鎮村上的農戶、電商也能將白茶、竹筍等特色農產品第一時間運往全國各地。

不僅是白鹿鎮,彭州市在通濟鎮、丹景山鎮已完成快遞共同配送中心試點建設,縣鄉村三級快遞共同配送網絡體系建設已初現規模。日前,彭州入選四川省52個縣鄉村物流體系建設重點縣。圍繞“降本增效”和“鄉村振興”兩大主題,彭州全面推動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旅游路、產業路、資源路建設,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節點體系,不斷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促進鄉村產業興旺。
補全短板布好縣鄉村“一張網”
“要發展,交通要先行”。彭州市加快建設道路的步伐,三環路、金彭大道等高快速路開建,農村公路提檔升級等建設項目陸續實施,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2527公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持續深化,線網覆蓋13個鎮(街道),運營線路總里程達850公里,全市所有建制村100%通客車,農村公路網布局不斷優化,通行能力、通達深度不斷提升,農產品上下行通道進一步暢通。
目前,彭州共有13個快遞品牌,7個大中型分撥中心,253個快遞網點,鄉鎮(街道)網點覆蓋率100%,全面實現建制村村村通郵。2021年全市快遞業務快速增長,上半年快遞業務量完成3339萬件,同比增長86.3%,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99億元,同比增長52.8%。
拓展功能下好客貨郵“一盤棋”
彭州持續開展“金通工程”建設任務,以資源共享為基礎,依托客運班線、郵政直達、快遞網點多等優勢,融合客運、郵政、快遞實現優勢共享,構建“一點多能、一網多用、功能集約、便利高效”的農村運輸服務發展新模式。依托“金通工程”健全的鄉村運輸通達網絡試點,引導快遞企業整合鄉鎮到村的快遞資源,搭載郵件快件和小件農產品。目前,累計運輸件量1000余件,解決了農村居民物流配送、郵政收寄快遞的“最后一公里”問題,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

因地制宜,彭州打造“公交微集市”試點。利用公交站點輻射區域“邊角料”,整合資源要素,將停車位、臨街商販、農產品、文創產品、快遞網點等資源聯合起來發展路衍經濟,打造游客休息場所和農產交易集市,擴大站點經濟輻射范圍。目前,已完成葛仙山鎮熙玉村等4處“公交微集市”打造。“不用走遠了,在家門口就能把自家產的水果、蔬菜賣掉,對我們老年人來說簡直太方便啦!”劉大爺經常在熙玉村“公交微集市”銷售自家的農產品,生意一直不錯。
降本增效推進產運銷“一體化”
目前,彭州已建成物聯網示范基地9個,益農信息社252家、農村電子商務鎮級服務站5個,農村新型經營主體電商覆蓋率達51%。以彭州市天府蔬香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入選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為契機,依托“互聯網+農業+快遞”模式,將彭州市優質農副產品“速遞”全國。利用“電商平臺+農村物流”服務模式,彭州不斷豐富農村物流業態。鼓勵快遞企業與當地連鎖超市合作打造綜合性公共服務站點,為市民、農戶、電商提供收、寄上門服務,依托快遞站點建立“多多買菜”等電商平臺線下提貨點,構建“電子商務+生活服務+社區團購+末端配送”的綜合服務體系。推動本地特色農產品通過網絡平臺銷往全國。
彭州延伸配送智能“末梢神經”,投放快件智能柜114組,自助寄件柜45臺,布局城鄉居民小區、學校等重點公共場所,有效提升了社區等末端節點設施服務水平。彭州持續發力綠色快遞,全市快遞企業及網點“瘦身膠帶”使用率達88%,快遞網點使用標準綠色回收箱或廢棄紙箱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箱基本實現全覆蓋。全市快遞配送車輛新能源車輛占比達8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