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9日電 (陳南羽 魏俊吉)17日,金秋氣田金華區塊沙溪廟組氣藏致密氣日產量首次突破兩百萬方大關,達到206.50萬方。

從突破百萬的歷史到今天的兩百萬大關,西南油氣田川中油氣礦射洪采油氣作業區歷僅僅用時33天,他們用行動為川渝地區冬季供氣夯實了基礎。
自2019年7月首口致密油氣井秋8井投產以來,川中油氣礦落實各項規劃部署,全力推進致密油氣高效增儲上產。截至目前,共投產井站24座,淺冷集氣總站1座。

據介紹,川中油氣礦全面總結致密油氣單井試采經驗,深度介入地面產能建設項目,組織參與審查重點項目設計,提出設計優化及改進措施建議,保障生產適應性。按照“金華區塊試采擴容為主、單井試采為補充”的思路,提前入駐地面建設現場,配合加速推進地面建設,全面梳理投產準備要點,實現工程建設與試生產無縫銜接,從技術上保障工程按期投運。
按照“氣藏-井筒-井口-地面集輸-生產輔助”順序,該油氣礦開展節點動態分析,及時發現、處理生產異常情況,確保井區生產運行平穩正常。利用井口產能規模大于裝置處理規模的窗口期,綜合分析井口壓力遞減、控水生產、出砂摸索、試井測試、集輸管網制約等因素,編制井區單井井口產量調配方案,開啟輪換試采動態模式,制定產量由低到高的初期生產制度,做好除砂排采過程取樣和定點測厚對比分析,確保井區生產安全受控。
開展全井區生產運行適應性分析,將增壓裝置增壓模式調整為一級氣缸單雙作用,降低50萬方、100萬方裝置集氣管道運行壓力近1.0MPa,有效緩解遠端平臺輸壓較高帶來的集輸瓶頸問題。緊跟單井井口產液量動態變化規律,加強氣田水裝卸轉運協調,充分運用“電感應+電伴熱”加熱、增壓機雙作用模式,有效緩解流程凍堵、末端平臺輸壓較高等冬季防凍保供瓶頸問題,確保氣井產能有效發揮。
精心編制試生產方案與應急預案,嚴格執行方案培訓、現場交底與應急演練,落實各項安全措施,抓實施工作業承包商管理,嚴格執行作業許可要求,不斷強化現場風險管控,為順利投產打下堅實基礎。
下一步,川中油氣礦將全面總結秋林16井區150萬方試采工程投產及生產運行經驗,為金淺5H、金淺8井區單井平臺及集氣總站投產試運奠定基礎,在確保年度生產任務完成的同時做好冬季保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