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日電 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商務局承辦的“成都夜 真熱鬧”2021成都夜間經濟示范點位發布活動12日晚在成都舉行,現場發布100個成都2021夜間經濟示范點位,展示成都夜間消費新亮點。
據悉,此次發布的100個夜間經濟示范點位涵蓋文化、旅游、體育、醫美、親子、購物、餐飲、街區、教育等10個領域,其中新業態、新模式、新玩法不斷涌現,例如,在朵云書院,消費者可以閱讀購買東西方美術、音樂、建筑、戲劇、電影、攝影、設計等八個門類的藝術書籍;融創文旅城的“融創雪世界”總建筑面積達8.08萬平方米,是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場之一;環球魔力沉浸式劇場,是西南地區首個倉庫式劇場、成都最大的沉浸式劇場。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夜間經濟模式不斷“進化”。三年來,成都每年挖掘夜間消費特色亮點,發布100個夜間經濟示范點位。成都夜間經濟“1.0”模式以美食、酒吧為主,“2.0”模式則納入藝術、文創、文博等新興消費業態。如今,成都夜間經濟正加速“文商體旅”深度融合、線上線下一體化、科技與時尚交互共生,“3.0”模式帶來更加差異化、品質化、多元化的消費體驗,充分滿足全域、全時、全年齡段的夜間消費需求,更加凸顯出成都的消費創造力與輻射力。

近年來,成都發力夜間經濟,推動消費場景持續更新迭代。2018年8月,成都發布《成都加快建設國際消費城市行動計劃》,提出挖掘夜間消費新動能,加強夜間經濟環境營造。2019年,成都對夜間經濟重點發展區域實地調研,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城市經驗,聚焦打造10類夜間消費場景,涵蓋夜間旅游景區、視聽劇苑、文鑒藝廊、樂動場館等消費領域。2020年,中國夜間經濟二十強城市名單中,成都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列第三;今年初發布的《2020中國都市夜間“出行+消費”分析報告》顯示,成都憑借在夜間經濟領域出色的表現,位居夜間經濟(出行+消費)總單量排行榜首位。
當前,成都正在積極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快多元消費場景營造,促進消費供給創新,充分培育和發展消費市場主體,優化國際消費環境,多措并舉提升消費集聚和實現能力、消費配置和帶動能力、消費創新和引領能力,為夜間經濟不斷迭代升級帶來強勁動力。
近日,成都市商務局等三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支持企業促消費穩外貿的若干政策措施》。在進一步發展夜間經濟方面,成都提出要依托地標性夜間經濟集聚區,開展24小時營業區試點,包括推動有條件的商圈、特色商業街區等延長營業時間、協調延長節假日期間重點地鐵線路夜間運營時間、完善夜間公交線路配套等措施。
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成都將繼續“加碼”夜間經濟,聚焦打造美好生活消費新場景,培育夜間消費新熱點,進一步助推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