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4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14日從成都市住建局獲悉,2021年該市已完成313個老舊小區改造并推進完成自治組織建設等工作。截至目前,成都市已累計改造老舊小區4945個,建筑面積3500余萬平方米,惠及居民約45萬戶,大力促進了城市宜居品質提升和人居環境有機更新,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數。
成都市金牛區青羊北路3號院老舊小區改造啟動后,經改造小區環境大變樣,居民生活也得到大提升。“像我一樣長期生活在3號院的老住戶來說,這次改造帶來了翻天覆地變化,之前違章搭建較多,垃圾無人清理、汽車散亂停放、綠化雜亂無章、污水堵塞倒灌,幾次都萌生了搬家念頭。”家住3號院35年的陳阿姨稱,如今院落內違章搭建已拆除,基礎設施得到維修,各項公共設施煥然一新,改造讓原有的老成都味道又回來了,老舊小區生活品質也有了大大提高。

然而,讓這個建成已達35年之久的老舊小區開展改造工作,卻并非一蹴而就。“這種小區改造涉及到違建拆除、綠化重建、供水管線重裝等種種問題,如何平衡居民之間的心理需求與工程實際,避免改造后因管理不善,再次變成原來模樣,是改造工作的痛點。”成都金牛區西安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明璽稱,想要讓院落改造順利進行,必須堅持“先自治再改造”理念,有效引導群眾觀念從“要我改”向“我要改”轉變。
據了解,改造后的青羊北路3號院不僅新增了停車位、健身設施、涼亭、活動室等功能,小區供水、供電、排污、綠化等也得到極大改善。“以前,一到下雨天,一腳泥一腳水,幾乎沒有能下腳的地方。”居住小區10年之久的胡永安稱,小區現在改造好了,3至5年后會不會又變回之前的模樣?
“改造前,每戶按每平方5元交納維修資金,這些錢用來解決‘返舊’問題。”張力表示,繳納維修資金,有利于培養群眾主人翁意識,引導居民參與設計、施工、管理的全過程,讓改造工作真正得到居民擁護和支持,實現“改不改、改哪里、怎么改?居民說了算。”

成都金牛區大力整治院落環境、改善街區風貌,先后完成了17個舊院落整治,拆除違建50余處1000余平米、推進5條區間道路一體化改造、3個小游園升級、1個菜市場提檔、1個黨群服務中心提升,實現院內院外全方位風貌設施升級。
據悉,成都市下一步將繼續推進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推進安全隱患、雨污分流、管網病害治理等基礎工程,加快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持續健全老舊社區發展治理體系,不斷滿足市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