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3日電 (王敏入)“楊隊長,早上這么冷,你們還出來檢查市場,也是辛苦!”21日,四川岳池縣卷煙零售戶楊瓊容跟縣煙草專賣局九龍中隊的稽查員們寒暄著。
“應該的。現在是旺季,我們加大檢查力度,為大家的生意保駕護航是本職工作嘛。”隊長楊斌笑答。
你說我答,一團和氣,可4個月前,因為新辦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事兒,楊瓊容和楊斌還“紅過臉”。
這些年,隨著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含金量越來越高,但受制于合理化布局等規定,辦證并不輕松。特別是自由裁量權的存在,導致辦證人員和群眾經常出現理解不一、溝通不暢現象,給許可證申辦及后續監管帶來一定難題。
楊瓊容和九龍中隊的“矛盾”就源于此。
時間回到三個月前的一天。
“楊姐,其他條件都可以,但門市位置不符合合理化布局規定。非常抱歉,這證不能……”岳池縣局證件管理員黃前鋒委婉解釋道。
可沒等話說完,楊瓊容就把申請資料甩在桌子上,提高嗓門質問:“為什么不符合,我的門市離最近的煙店有70多米呢,你說不給辦就不給辦啊?有權也不能這么欺負人,沒煙賣,你讓我這一家子咋活?”
聽到吵鬧聲,不遠處的楊斌跑過來,了解情況后說:“楊姐,我們辦證都是依法依規,所有權力都上墻了,能不能辦,一目了然。你看看嘛!”
原來,為了讓行政許可更規范、辦理標準更統一,從2021年9月開始,岳池縣煙草專賣局就從完善制度入手,盡可能壓縮自由裁量空間,讓辦事群眾對標準看得真切、對結果心服口服。
看完公示欄里的距離規定,楊瓊容頓時沒了脾氣——自己門市和隔壁煙店的距離只有70多米,沒有達到該街道的80米以上規定距離,白紙黑字寫著,她也不是沒理攪三分的人。
“楊隊長,我兒子、女兒都在外地讀書,愛人一個人張羅一個汽修店,家里四個老人都有病在身,負擔很重……”楊姐換了副臉孔,“央求”楊斌給想個解決辦法。
“辦法只有一個,換個門市開店。好在您還沒開張呢。”聽了楊斌的建議,楊瓊容決定改租一個符合條件的門市。
楊瓊容的家庭情況也讓楊斌起了憐憫之心,在市場檢查時和隊友們一起幫著操心租店的事。很快,新店面就有了眉目。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過程中,岳池縣局急群眾之所急,實行主動告知、主動上門服務、主動銜接相關方、主動提出問題解決方案的“四主動”服務,在行政許可和行政執法中彰顯煙草形象。
沒多久,楊斌和黃前鋒送證上門,楊瓊容的副食生意正式起步,九龍中隊也算少了一件“鬧心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