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4日電(吳平華 )出門做一趟核酸檢測,對于年輕人來說并不算難事,但對于高齡、獨居、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卻并非易事。近日,成都青羊區西御河街道和西華門社區多方協調,對轄區11位高齡、獨居、行動不便老人上門提供服務。
“婆婆別怕,張開嘴!”“說‘啊’……”當晚,90多歲的獨居婆婆劉學林等到了為她上門進行核酸檢測的“大白”。到了家中,檢測人員為老人信息錄入后,便耐心引導老人進行樣本采集。為了讓老人安心,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也陪同醫務人員上了門。

“劉婆婆一直獨居,對陌生人的防備心理也很重。”西華門社區工作人員說,為了讓劉婆婆安心,他們提早來到劉婆婆家中,告知醫務人員會上門進行核酸采集。采集完后,社區工作人員還細心叮囑:“婆婆,這幾天冷,還老下雨,有啥子需要就喊隔壁鄰居給社區打電話,自己就別出門了。”
社區盡責、醫護盡心、老人配合……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之下,社區11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全部完成了核酸檢測。
一位老人在樣本采集結束后,拉著社區工作人員的手不停說著感謝。“辛苦你們了,這么忙都沒忘了我們這些老人,很感動、很溫暖。”

西華門社區相關負責人說,社區這11名行動不便的老人,年紀都大了,一些人對醫務人員比較排斥,不愿意做核酸,還有些認為自己足不出戶,沒必要做,所以,對他們進行核酸檢測需要投入更大的耐心和細心。“社區作為疫情防控的第一個關口,肯定要守全、守好才行,雖然防控必須嚴,但也不妨礙我們把事兒辦暖心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