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2日電 (周韻)實現“景村融合”,提升鄉村“顏值”是抓手。近年來,德陽綿竹九龍鎮用好鄉村美學,將鮮花、草木栽植到鄉村院落,實現了“農區變景區”“家園變花園”,整個九龍鎮宛如一幅“村在景中,人在畫中”的生態畫卷。

而“繪就”這幅生態畫卷的正是九龍鎮立足鄉村實際,利用特有的資源稟賦,大力推進“景村融合”發展,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豐收”。
走進九龍鎮楊家院子·田園社區,房前屋后綠樹掩映,小橋流水聲聲鳥鳴,抬頭望去,整片山水盡收眼底。“過去,我們村交通閉塞,基礎設施落后,嚴重制約了發展,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經過改造的村莊一步一景,散發出生機與活力。”說起“景村融合”帶來的生活變化,村民李大哥露出了笑容。

在九龍鎮雙泉村王家泉改造現場,挖掘機、運輸車等大型機械來回穿梭,工人們正如火如荼地施工作業,全力推進項目建設。該項目以楓葉林為基礎,增加戲水區、露營區、休閑區等功能區域,建成后將極大改善村容村貌,為村上旅游觀光業發展和鄉村振興夯實基礎,進一步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去年以來,雙泉村緊抓“景村融合”發展理念,新建了法治廣場、村民議事廣場,打造了彩色騎游道、王家泉、楓葉林等鄉村特色景點,刷新了鄉村“顏值”,無數游人紛至沓來。瞄準致富契機,村民王治會將家里整修一新,改造成有特色的美麗庭院,她和家人商量后,準備今年再投資50余萬元對農房進行全方位提檔升級,推進環境精美化、體驗精致化,打造有特色、有品質的民宿,示范引領更多的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
據悉,為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打造美麗家園,九龍鎮統籌安排鄉村振興銜接、村級基礎設施改造等資金,全面改善景區道路、導視系統、智慧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加快景區提檔升級。邀請江蘇規劃設計院、川大、央美藝術設計等高水平團隊,以沿線特色村莊為節點,將片區內田野、鄉舍、營地、民宿等景觀鏈接融合,打造“一戶一景、一村一畫”新格局,將荒地變花海、林盤變景觀、園舍變業態,實現“家在景中住,人在畫中游”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為進一步豐富鄉村旅游元素,九龍鎮以鄉村振興綜合體建設為契機,合理規劃布局、優化綠道景觀,鏈接九龍里、綠道系統、飛翔樂園、跑馬嶺,大力發展低空和山地運動,承辦國家級滑翔傘賽事,舉辦“大九龍山”定向運動比賽和登山活動,推進國家級山地運動度假區建設,形成運動體育的動態體驗區。緊抓大熊貓公園建設契機,全面挖掘、科學培育大熊貓文創產品,建設熊貓驛站,打造熊貓IP、神鹿玉妃IP,結合1100畝紅楓林、200畝櫻花林、200畝紫荊花園等景觀,形成駐足打卡的靜態觀賞區。不僅讓村民過上“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的宜居生活,還讓來自城市的客人在青磚黛瓦、小橋流水中,找回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的鄉愁記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