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8日電 (王玄)安置房建設既是推進城市建設改造的基本民生工程,也是保障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對推進保障性住房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1月16日,中國十九冶年度工作會議指出,要盡快做實三級責任主體、工程總承包能力建設、投資運營能力建設、提升內部市場化水平、增強標準化管理能力等五大戰略舉措,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圈、京津冀都市圈、長三角經濟圈發展戰略,立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四川省和攀枝花市的發展機遇,突顯屬地經營優勢,防止“燈下黑”。
作為基本建設主力軍的中國十九冶,充分發揮“四特九甲”資質優勢,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深耕屬地市場,先后在成渝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國家級城市群,承建了一批高品質安置房工程,以實際行動擔當使命,推動國家住房保障體系建設,讓中國百姓共圓幸福“安居夢”。
保和天鵝安置房建設工程項目位于成都市成華區天鵝社區,總建筑面積為211090.58平方米,由14棟高層住宅及配套服務用房組成,建設安置房共1646套。該項目由三個地塊構成,中間為城市道路。設計上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和景觀資源,整合空間環境、生態環境,采用組團式院落圍合、人車人流、集中綠化布局的方式,為住戶營造寧靜優美的庭院居住環境。項目建成后,將有效解決居民的住房問題,對于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條件、美化周邊環境、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外環新型居住社區建設工程項目位于成都市成華區龍潭光明村附近,總建筑面積約為216093.45平方米。工程主要由4個地塊組成,1、2號地塊分別由10棟住宅、垃圾房等附屬設施用房組成,3號地塊為農貿市場綜合樓工程,4號地塊用于公共廁所建設。該項目積極融入綠色施工建設理念,配套商業及農貿市場等附屬設施,力爭為居民打造優質幸福新生活,滿足居民就近買菜的日常需求,貼合為民服務的建設初心。該項目建成后將用于解決成華區人口居住問題,改善城區環境。

邛崍天府新區新能源新材料功能區建設項目位于成都邛崍市羊安鎮羊安小學西側,博盛康郡小區南側,面積約49畝。該項目設計總建筑面積134951.80平方米,由5棟一類高層住宅,2棟二類高層住宅及2棟多層配套商業組成。項目將安置房建設作為優化城市環境、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在選址上緊鄰羊安中心地段,在設計規劃上,對照商品房標準,采用綠色施工設計理念,在小區中央預留了大片開闊的綠地空間,真正體現家在公園里,人在自然中。項目建成后,可有效解決羊安片區人口安置問題,同時項目配套部分道路工程,可改善園區雨污水排放和交通問題。
簡陽工業集中發展區安置房PPP項目分布于成都簡陽市與東部新區交界地帶,內含五個區域安置房、六條配套市政道路,項目房建總建筑面積約71.35萬平方米,包含31棟建筑,6條市政道路總長4656米。其中簡陽城南安置房項目由七棟住宅與兩棟商業組成,采用圍合式布局,錯落分布,提升了居住舒適度。同時,小區內配置了籃球場、乒乓球場、休閑景觀廊架、文化活動站、物業管理用房等便民設施。項目建成后可安置5170戶居民,對增強百姓的舒適感和幸福感具有深遠意義。
凱州新城項目二安三期安置房位于德陽市中江縣興隆鎮,規劃總建筑面積為106050.2平方米,由5棟高層建筑和配套商業建筑組成。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建筑標準和規范,統籌布局,科學規劃,內外協調,做好人員、材料、機械的合理配置,以此保障了二安三期主體結構安全順利地封頂,形成和諧環繞、緊密聯系的居住單元,為當地居民帶來了極大便利,也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進程。建成后,將為附近居民打造幸福和諧宜居新家園,推動“成德同城化”建設貢獻力量。
凱州新城項目飛鳳D區安置房項目位于德陽市中江縣凱州新城輯慶鎮,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建筑標準和規范,保障全過程質量管理,主要建設內容為5棟13個單元的6層斜屋面住宅樓,另附一層商業建筑,用地面積為10215.3平方米,建筑面積16515.43平方米,建筑高度約20米。建成后,形成了環繞式居住環境,使住戶出行交通更加便利,極大提升凱州新城村民幸福感。

船山區PPP項目妙莊王府安置房工程項目位于遂寧市船山區明星大道附近,屬于遂寧市船山區的重點民生工程。項目總建筑面積158305平方米,由6棟住宅建筑組成。建筑外觀上,采用紅色琉璃瓦的斜屋面與黑白黃三色共存的外墻漆,使建筑不僅表現出川中建筑歷史文化,而且使整個建筑更具有活力。室內設置有入戶花園、景觀陽臺、生活陽臺等,不僅僅滿足住戶生活上的空間使用需求,而且還提供了多角度、多視野的的觀賞、休閑空間。項目建成后,將提升當地生態宜居水平和城市良好形象,極大地改善當地居民的居住條件,緩解區域住房壓力,為船山區經濟快速發展及提檔升級注入活力。
中國十九冶積極融入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國家戰略中,廣泛參與地方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全力以赴助力國家安置房項目建設,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用實際行動詮釋央企的責任與擔當,持續擦亮“西部鐵軍”的金字招牌,為中國十九冶的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