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6日電 (楊勇)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振市場主體發展信心,綿陽全面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近日,在綿陽市2022年穩增長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上,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毛懷軍介紹,1-4月,全市為市場主體減負55.07億元,其中: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39.29億元,新增減稅降費8.83億元,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6.95億元。

“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自4月1日起實施,是今年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關鍵性舉措。相對于減稅和增加政府投資,留抵退稅政策效果更直接、更及時,能夠直接增加企業現金流,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增強企業內生動力。”毛懷軍介紹,小微企業量大面廣,支撐的就業人口多,但抗風險能力比較弱,是歷次減稅降費重點支持的對象。今年的留抵退稅政策繼續聚焦小微企業,將增量留抵稅額退還比例由60%提高到100%,并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同時,在退稅進度上優先安排小微企業,從4月起優先退還微型企業存量留抵稅額,5月開始退還小型企業存量留抵稅額。
同時,今年將先進制造業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政策范圍擴大到全部制造業,全面解決制造業、科研和技術服務、生態環保、電力燃氣、交通運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六個行業留抵退稅問題。
除留抵退稅政策外,今年中央、省還出臺了一系列制度性、階段性的減稅、緩稅、降費政策。
一是延續實施扶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政策。包括階段性免征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至300萬元的部分,再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按照50%征收小規模納稅人、小微企業房產稅等“六稅兩費”;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今年一、二季度部分稅費等。
二是鼓勵企業大力實施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包括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將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對中小微企業新購置價值在500萬元以上的設備器具允許加速折舊等。
三是圍繞重點民生保障領域精準施策,紓困解難。包括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免征公交、出租車、客運等公共交通運輸服務業增值稅;符合條件的快遞收派服務收入免征增值稅;繼續支持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延長增值稅進項稅額加計抵減政策期限等。
毛懷軍表示,下一步,市財政局將繼續會同相關部門密切關注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情況,持續在財力和資金上對基層給予大力支持,強化資金監管,讓企業和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