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7日電 (陳春林 黃仲秦)一張簡易的桌子,幾根板凳,簡單的會場……5月27日,在德陽市旌陽區東湖街道馬鞍山社區的小區院落里,社區干部群眾圍成一圈,就“如何打造宜居的安置房小區”一起拉家常、擺龍門陣,暢談社區發展方向及今后的思路。
“我們今年3月底拿到房屋鑰匙,現在居民都入住幾十戶了,但天然氣一直沒有開通,基本生活都難以保障,生活非常不方便!”社區居民肖代壽就自己關心的問題打開了話匣子。
“我們已經聯系了國土部門和物業公司,先入住的家庭把天然氣合同拿到物管處,物業好登記辦理天然氣開通業務,這方面的進度工作我們監委會也會持續跟進督促的,請大家放心!”馬鞍山社區監委會主任楊曉麗的回答讓大家吃了定心丸。
“你們反映的停車費貴和社區無文化活動中心的問題,今年9月前,我們社區將聯系物業公司就地下停車場收費問題進行溝通,全力協調解決,還有建立文化活動中心,社區已有計劃,也上報方案了,正在積極向上爭取項目,爭取年底前有結果。”對于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村兩委干部當場作出明確承諾。
此外,在壩壩會開展前夕,社區還組織兩委干部簽訂了“壩壩會廉政承諾書并公開晾曬”,不僅給群眾吃一顆“定心丸”,也時刻警示著兩委干部要常繃紀律之弦,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和廉潔自律意識,勇擔當、敢作為,絕不敷衍塞責。
據了解,近年來,旌陽區紀委監委積極探索“百姓參與、百姓評說、百姓監督”的“壩壩會”形式,讓村民對村(社區)“兩委”干部進行現場問政,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百姓訴求,紀委跟蹤問效、督促整改,讓基層干部臺上紅臉出汗,臺下立行立改。截至目前,全區已在11個鎮(街道)開展“清廉壩壩會”近500余場,參加人數50000余人次,先后推動解決路不通、用水難、辦事慢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703個,收集問題線索356條,立案查處16件16人,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我們將繼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將‘壩壩會’開成了解問題、化解問題、服務群眾的‘化憂會’,將一件件關系到民生福祉的事情辦實、辦妥,不斷增強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旌陽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易偉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