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2日電 近日,在金沙江上游清潔能源基地施工現場,57萬尾珍稀魚苗在社會各界的共同見證下,歡快地游向金沙江,這已是2017年蘇洼龍水電站魚類增殖站投運以來,華電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梯級電站開展的第11次魚類增殖放流行動。

此次增殖放流活動在金沙江上游的葉巴灘、巴塘、拉哇、蘇洼龍四級電站同步開展,共放流短須裂腹魚、長絲裂腹魚、四川裂腹魚、裸腹葉須魚、軟刺裸裂尻魚等金沙江特有珍稀魚類57萬尾,其中蘇洼龍水電站25萬尾、葉巴灘水電站24萬尾、巴塘水電站5.5萬尾、拉哇水電站2.5萬尾,目前中國華電在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流域已累計增殖放流各類魚苗297萬尾。

金沙江上游清潔能源基地是國家“十四五”重點建設的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規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超6000萬千瓦,為實現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建設者們不斷探索。
“巴塘水電站可研設計時,為了保護巴楚河口的魚類產卵場,我們調整了導流洞和泄洪洞出口位置,放棄天然砂石料場,增加工程投資約2億元。”華電金上巴塘分公司(拉哇分公司)總工程師庹曉軍說。在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流域水電開發中,像巴塘水電站這樣“為魚讓路”并不是個例,在規劃階段,三分之一的天然河段得到保護,干支流保護的天然河段達到423公里,電站建設均避開了重要魚類產卵場、索餌場。
要保護魚類棲息地,更要增加魚類種群數量。蘇洼龍水電站投資1.07億元建成了西藏最大的魚類增殖站,葉巴灘水電站建成了萬里長江第一級魚類增殖站,兩個魚類增殖站每年可育苗160萬尾。
“我們的魚類增殖站采用了先進的孵化養殖設施,親魚經過精心挑選,飼料有專門的配方,魚苗進行分區養護,水文水質溶解氧進行實時監控,放流前對魚苗進行野化馴養,讓它們初步具備野外生存技能后,再放流到金沙江中。”蘇洼龍水電站魚類增殖站項目經理魏再強說。
金沙江中生存著很多洄游性魚類,為了讓魚兒順利洄游至水電站上游,巴塘水電站將利用1公里長的巴楚河河段建成生態魚道,與魚道相連的,是一條直接穿越山體的過魚隧道,從而保證魚類安全洄游。
除了巴塘水電站的過魚隧道,在葉巴灘、拉哇、蘇洼龍等電站,還規劃建設了升魚機工程和集運魚系統。蘇洼龍水電站升魚機和集運魚系統已經建成,通過誘魚手段將魚類誘至升魚機中,隨后魚類將乘坐“電梯”并通過集運魚系統回到上游,從而最大限度保護水生生態。
“今年我們全年將放流魚苗99萬尾,屆時流域累計增殖放流魚類達到339萬尾。”華電金上公司流域環境保護管理中心主任邢偉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