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7日電 (楊海燕)整合資源、抱團發展、合作共贏……自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以來,為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今年,綿陽市涪城區在提質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中,新皂鎮探索“聯合總社+公司”發展路徑,激發鄉村振興強勁新動能,讓全鎮村民攜手走上小康之路。

夏日的涪城,萬物繁茂。走進新皂鎮蓮花池村,連片的蔬菜大棚與羊肚菌大棚,在炙熱的陽光下格外耀眼。幾位村民正在蓮花池村黨委書記、村主任李小平的帶領下對羊肚菌大棚進行整修,為下半年大面積種植做好準備。
“全村共有4000余畝田地,村集體經濟組織和種植大戶共流轉了1000余畝。”李小平介紹,今年蓮花池村集體經濟組織將與“總社”成立的新皂鎮供銷合作有限公司合作,在羊肚菌種植專利公司的全流程指導下,種植150畝羊肚菌。
李小平口中所說的“總社”就是今年新皂鎮整合全鎮2個中心村、8個特色村(社區)的集體經濟組織,創新建立的新皂鎮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總社(以下簡稱:新皂鎮合作聯合總社),實現聯合總社的“大手”牽牢各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的“小手”,進一步提高農戶組織化程度。而新皂鎮供銷合作有限公司則是由新皂鎮合作聯合總社與涪城區供銷聯社共同成立。
“羊肚菌今年預計總收入將在450萬元左右。”對于這筆收入,李小平充滿信心。為此,他還特意算了一筆賬:“今年我們村將在羊肚菌種植專利公司提供的技術保障下,種植‘三代羊肚菌’150畝,畝產大概在400-500公斤,而技術公司簽定的保底是300公斤。如果按照保底300公斤計算,市場售賣單價100元/公斤,畝收入30000元,總收入就應該是450萬元。”
蓮花池村的“三代羊肚菌”種植項目只是2022年新皂鎮合作聯合總社建設的眾多項目中的一個。據了解,今年新皂鎮合作聯合總社通過政府項目撬動、盤活閑置資產等方式,以“政府+總社+供銷社+村+企業”等多主體聯合運行模式,合作建設劉家坪村“你想鄉村”振興學堂項目、皂角鋪停車場項目、八廟子鯉魚石五色米項目等,年產值預計將達1500萬元以上。
集體經濟結碩果,村民分紅得實惠。為了讓集體經濟發展成果惠及到全鎮每一位村民,新皂鎮合作聯合總社建立了“三級三次分配”機制,即一級分配是由項目投資主體按所占項目股份,將利潤分配于項目所在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初次分配;二級分配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在總社中的持股比例,再次獲取分紅;三級分配是各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內部分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收益主要用于該村產業發展、公益事業和成員分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