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8日電 (記者 張浪)2022年端午小長假期間,成都迎來了市民出游的小高峰。據多家旅游平臺發布的端午旅游數據,今年端午小長假期間,成都景區景點文化民俗活動備受歡迎,全市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累計接待群眾17.5萬人次,同比增長8.7%。不少市民選擇去博物館游覽,6月1日剛開館的遇見博物館·成都館成了不少市民的首選打卡地,三天客流超過了5000人次。

據了解,遇見博物館·成都館是“遇見博物館“品牌旗下的第三家實體場館。成都館開館首展匯聚《遇見印象派——莫奈、馬奈、雷諾阿與印象主義大師真跡展》(以下簡稱“遇見印象派”)和《遇見浮世·入夢江戶——江戶時代浮世繪原版珍藏展》(以下簡稱“遇見浮世”)兩場重磅展覽。“遇見印象派”展出從巴比松到印象派,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47位西方藝術家作品71件。“遇見浮世”展出浮世繪名家葛飾北齋、歌川廣重、喜多川歌麿等共12位畫師作品,作品涉及浮世繪早期、中期、盛期和晚期精品120件。
在現場,記者看到,不少市民駐足畫前仔細欣賞。正在四川美術學院讀大二的李小萌表示,之前就聽北京和上海的同學說過這個展,也看到法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總領事白嶼淞推薦這個展,這次趁假期跟朋友來看看。“這次畫作很難得,是一部十九世紀繪畫史。看到了大師們筆下光影流動的諾曼底風景。除了莫奈,德拉克洛瓦,庫爾班,科羅,莫里索都很有價值,更能把巴比松畫派也刷一遍。極大地增加藝術修養。”言語間,李小萌難掩興奮。
畫展也吸引了不少成都老一輩藝術家前去觀看,他們都很享受看畫的這個過程,跟旁人一起討論、一起聊畫。
本次展覽也受到很多業內專家的關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何多苓,藝術史家呂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春辰,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彭肜,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支宇,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魏言,藝術史學者藍慶偉等都對這次展覽給予了高度評價。
何多苓表示,本次展覽作品畫幅雖小,但質量很高,可以看出當時法國傳統繪畫的特點,比如色彩、筆觸,還有方法等,可以讓大家了解到原作與印刷品的區別,在成都很少有機會看到這樣的作品。他還談到印象派的產生本就十分有趣,在當時也是非常轟動的一個朝向,比方說印象派的色彩,與之前的美術界都已習慣的古典主義的造型和不變的色彩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據了解,這次的展覽將持續三個月。2022年還將陸續推出埃及文明展、畢加索真跡展、敦煌光影展等重量級展覽。記者了解到,除了給成都市民帶來世界級的經典藝術佳作,未來兩月,伴隨著成都雙展,遇見博物館將邀請藝術學院的教授及講師在周末開展8場公益講座——“遇見博物館藝術講堂”,首場公益講座將于6月11日下午啟動。遇見博物館將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誠邀成都熱愛藝術的朋友免費參加,帶給大眾更多豐富的藝術知識,讓大家更深刻的認識印象派,了解印象派興起和發展的過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