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0日電(吳平華 廖珈 張承毅)據悉,2022年以來,珙縣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突出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進一步壓縮“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兜牢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三保”底線,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多措并舉確保財政運行總體平穩。截至6月30日,珙縣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累計完成8.21億元。
壓縮“三公”經費 增加重點民生領域投入
2022年上半年,珙縣嚴格“三公”經費管理,進一步壓縮“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資金用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想方設法用政府過緊日子換老百姓過好日子。在具體措施上,珙縣財政局健全落實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等資金管理辦法,嚴格支出范圍和標準。同時,將“三公”經費預決算信息進行全面公開,進一步規范管理,不定期抽查有關單位財務賬目,對超標準、超范圍的開支堅決不予支付。
“為厲行節儉,進一步貫徹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我局已對全縣各部門(單位)2022年‘三公’經費年初預算按不低于20%比例進行壓減,將節約的資金優先用于“三保”、醫療衛生、鄉村振興、環境治理等重點民生領域。”珙縣財政局總會計師趙云賢說道。
兜牢“三保”底線 保障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除了政府各部門堅持過“緊日子”,一直以來,支持基層政府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是保障群眾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同是也是推動政府履職和各項政策實施的基礎條件。為此,珙縣牢牢兜牢“三保”底線,足額安排“三保”預算,切實發揮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在維護經濟運行秩序和社會大局穩定的“壓艙石”作用。上半年,珙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7.70億元,同比增長3.32%,“三保”支出累計實現10.69億元,占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0.40%。
與此同時,珙縣狠抓財政收入,抓好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各類稅種的征收管理。并加強監督管理,嚴格按照新《預算法》《會計法》《政府采購法》等法律法規辦理業務,加強對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重點領域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處理違規違紀問題。
“為切實做好財政收支平穩運行工作,下一步我局將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一是聚力量抓收入,發揮財政引力。加強財源稅源培育,加大稅收征管和清欠力度,確保全年收入目標任務圓滿完成。二是抓統籌促發展,提升財政助力。堅決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持續優化支出結構,強化部門剛性預算,提高財政支出的精準性有效性,從嚴從緊管好‘錢袋子’。三是深化改革創新,提高財政治理能力。持續推進預算一體化改革,深化預算績效管理,強化財政監督,抓好財政評審、政府采購專項治理等常態化工作,推動依法理財水平穩步提高。四是防范財政風險,增強財政定力。科學合理調度好資金,最大限度發揮資金配置效益,切實落實好‘三保’資金專項庫款保障機制,兜牢‘三保’底線,嚴防“三保”支出風險。”珙縣財政局總會計師趙云賢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