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1日電 (衡歡)盛夏7月,西充縣10萬畝香桃產業帶迎來豐收。20日,在西充縣古樓鎮香桃產業基地,只見道路兩旁鮮紅誘人的香桃綴滿枝頭,桃農們正穿梭在樹下抓緊采摘,產業路上,前來購買香桃的游客、商家絡繹不絕。
在該鎮趙家廟村香桃種植專合社基地,負責人劉先強忙得不亦樂乎,找他買桃的顧客絡繹不絕。一旁,西充縣古樓充國香桃產業協會的技術專家正拿著儀器測量香桃的甜度、重量等指標,并叮囑香桃運輸、儲存等方面的注意事項。

“香桃協會的技術專家每年都會上門指導修枝、疏果、采摘等關鍵節點的技術要求。協會成員之間也經常聚在一起交流種植和銷售經驗,這讓我們的桃子品質一年比一年好。”劉先強介紹,在技術專家的指導下,合作社種植早、中、晚熟香桃400余畝,年產香桃約500噸,不但錯開了集中上市季節,而且品質更好、價格更高,年產值400余萬元。
在古樓鎮,像劉先強一樣種植香桃實現增收致富的種植大戶、專合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有199個。該縣成立古樓充國香桃產業協會,統一提供技術指導、農資供應、市場營銷等服務,帶動基地農戶參與香桃產業發展。同時通過豐富香桃品種、實施桃樹改良試點、強化產地加工、建設冷鏈物流配送中心等,有效延長香桃的銷售期,延伸產業鏈。
近年來,西充縣按照“生態循環、三產融合、集中連片、梯次推進”思路,建成香桃產業基地10萬畝,帶動6152戶農戶發展香桃產業,形成“產、加、銷、旅”一體化香桃產業鏈。出臺香桃產業專項扶持政策,整合涉農資金,撬動社會資本,用于香桃產業發展。與中國農科院、四川農業大學等院校開展技術合作,建立香桃專家大院、香桃種植管護專家庫等,統一開展藥肥施用、病情防控、桃樹管理,轉化科技成果13項,培育“充國香桃”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以及“元斗”“先強”等香桃品牌23個,形成以“好充食”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多品牌齊頭并進的發展勢頭,香桃品質不斷提升。
產業有希望,農民有奔頭。依托古樓鎮香桃產業基地,西充大力發展香桃產業,同時通過“增、間、套、圍”等方式,增加糧食播面。截至目前,該縣建成10萬畝香桃產業帶,以古樓、太平為核心,輻射4個鄉鎮、49個村(居),帶動園區90%以上群眾參與香桃產業發展。培育電商40家,建成冷鏈物流中心5處,產地初加工基地52個,常態化舉辦“桃花節”“品果節”等節慶活動,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