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26日電 (劉剛 嚴坤 羅芝家)“富順二中學生易小峰,近日收到了清華大學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的錄取通知書。連續兩年都有學生考上清華大學,富順教育越變越好了!”7月26日,自貢市富順縣教體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段時間以來,普通老百姓頻頻為富順教育點贊。

近年來,富順縣認真貫徹落實四川省教育“鼎興之路”和自貢市“鹽都未來工程”的總體部署,采取“五個堅持”的措施,大力推進“四川教育強縣”戰略順利實施。

富順縣將建設“四川教育強縣”列入“十四五”時期“兩縣兩區一城”戰略目標,并作為落實“鹽都未來工程”重要抓手?h委縣政府建立了“一部三專班”推進體系(即1個專項指揮部和要素保障、項目推進、改革攻堅3個專班),將“教育強縣”工作開展情況納入縣級部門、鎮鄉(街道)年度目標績效考核,研究制定《推進“鹽都未來工程”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強“四川教育強縣”建設的實施意見》。
同時,富順縣四家班子主要負責人每年開展專題調研活動,及時解決教育發展遇到的重大難題;財政部門建立健全教育多渠道投入機制,堅持教育資金優先保障;編制、人社部門堅持“每年一核、缺編必補”和“崗位指標統籌使用、向農村傾斜”;自規、住建部門強化用地保障,優化項目建設流程;公安、司法、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等部門加強校園周邊治理,維護學校安全穩定;鎮鄉(街道)也將教育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優先發展、重點保障。

富順縣建立專項資金,每年投入教育發展專項資金8700萬元,保障學校運轉、教育質量考核、教育教學改革試驗、師資隊伍培訓、“低職高聘”等,每年安排300萬元定向實施農村教師交通補助;圍繞“兩項改革”,逐步撤并農村薄弱小規模學校,不斷提升教育集約化水平和辦學效益;組建“四型”教育集團30個,推動資源共建、責任共擔、成果共享;實施“全國學校體育聯盟”富順實驗區學生體質提升工程,狠抓“全·優”體育,建立“學校+基地”“學校+企業”“學校+協會”等多種培養模式夯實后備人才,打造優質體育品牌;實施名校長“領航·啟航”計劃、班主任“領雁·新秀”計劃、“薪火工程”和“青藍工程”等;以創建“四川省教育評價改革實驗區”(全省僅9個區縣,自貢市唯一)為契機,組建評價改革專班,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推動教育評價改革試點。
長期以來,富順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辦教育,力求教育民生落地落實見效。開通城區“校園直通車”、鄉村“愛心專車”,讓“車站”進校園,從“校門口”直通“家門口”;成立富順縣預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專班,實行“四有五覆蓋”聯防聯控,編制防溺水“一讀本一畫冊”,守護學生生命安全,溺亡學生人數同比下降80%;成立“雙減”工作領導小組,強化政府統籌、部門履職,發揮學校主體作用,加強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25個;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省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改革項目試點,新建縣級、學區級心理輔導中心18個。掛牌成立縣級“家長學!保噙x培養家庭教育“種子”教師150名,定期開展“智慧父母大講堂”巡講,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
據介紹,近兩年來,富順在教育體育發展方面取得了的顯著成績:“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四川省老年太極拳(劍)之鄉”……這是隨著“鹽都未來工程”和富順“教育強縣”戰略的持續深入實施,富順教育各方面得以持續高效發展。
據了解,下一步,富順教育將致力做好兩項改革教育“后半篇”文章,加快實施城區教育“212”計劃和鄉村教育“313”計劃,提升教育集約化水平;推進“雙減雙規范”和“五項管理”落地落細;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構建教育良好生態;不斷釋放內部改革效能,創新特級教師、教育碩士等高層次人才“引、留、培、用”模式,推進集團化辦學“3+N”計劃,引領區域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培塑一批成渝地區名校長、名教師、名學校品牌,全力推進建設“四川教育強縣”上新臺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