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18日電 (任真旳)來自甘肅的倆兄弟同時患上三叉神經痛,疼痛難忍只好奔波千里來到成都求醫。近日,兄弟倆在通用醫療三六三醫院神經外科順利完成微球囊壓迫手術,一舉成功解除疼痛。
大哥是52歲的崔老大(化名),8年前,他突然出現“臉疼”,如電擊一般,休息一會可以緩解。起初他并不在意,但后來越來越疼,經當地醫院診斷為“三叉神經痛”。疼痛感讓他不能正常喝水、吃飯,甚至不敢大聲說話,生怕碰觸“機關”誘發疼痛。隨著病程進展,每次服藥后持續療效變短、止痛效果變差。

為了解決面部疼痛,3年前崔老大在當地醫院進行“三叉神經痛射頻”治療,可術后崔老大吃飯、洗臉、刷牙依然會誘發右臉側電擊一樣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奇怪的是,弟弟崔老二(化名)3年前也出現了同樣的癥狀,痛得吃不好也睡不好,久醫不愈……
2年前的一天,崔老大在抖音平臺無意中刷到了三六三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潘海鵬的科普小視頻,內容講的是微創治療三叉神經痛相關案例,案例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他便關注了潘海鵬醫生。隨著疼痛不斷升級,崔老大實在難以忍受,經過與崔老二商量及慎重考慮后,兄弟倆便共同踏上了前往成都的求醫路。

兄弟倆入住成都三六三醫院后,潘海鵬主任為其進行詳細的檢查,確診為三叉神經痛,及時安排進行手術。據潘海鵬介紹,三叉神經痛在藥物治療無效時可以選擇手術治療,患者崔老大存在2次射頻治療史,可選擇經皮微球囊壓迫術治療,該手術不用開顱,安全性高,適用于不愿開顱手術的患者,術后疼痛立刻可得到緩解。“兩兄弟同時患的三叉神經痛,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近日,由潘海鵬主任親自主刀,兄弟倆先后順利完成手術。術中,潘海鵬在血管造影機透視下,使用充盈呈“梨形”的微球囊,壓迫三叉神經節1.5-3分鐘,達到阻滯疼痛的目的,術后創口小,使用創口貼即可。
成功實施手術后,崔家兄弟倆感激不已,稱做完手術后疼痛立即消失,總算可以正常喝水、吃飯和說話了,未來的生活充滿期盼。
潘海鵬主任由此提醒廣大患者:三叉神經痛是指局限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的反復發作、短暫性、陣發性劇烈疼痛,呈電擊樣、刀割樣和撕裂樣劇痛,突發突止。說話、洗臉、刷牙或或走路時,甚至是微風拂面,都有可能誘發疼痛。每次疼痛持續數秒至數十秒,間歇期完全正常。這種折磨讓患者面容憔悴、情緒抑郁,因此三叉神經痛號稱“疼痛之王”。如不幸患上三叉神經痛,請患者及時到醫院進行救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