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3日電 (劉剛 吳丹 王麗)2023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關鍵一年,是沖刺雅安全市經濟總量“三年跨千億”目標決勝之年,是雅安市委確定的“工作提升年”,也是石棉縣委確定的“招商引資突破年”“項目建設沖刺年”和該縣災后恢復重建的關鍵之年。目前,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站在新起點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石棉的精彩華章正在書寫。
同向奮力前行

2022年12月26日,中國共產黨石棉縣第十五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召開,大會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石棉,是石棉新時代新征程的總目標總任務。
新的一年,石棉縣將按照縣委十五屆五次全會部署,以“一區一典范引領、四化同步推進、五個走在前列”總抓手為統攬,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記囑托,感恩奮進,高質量推進川藏經濟協作拓展區建設和“9·5”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努力把災區建設成為新時代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典范,加快建設生態經濟強縣,全力打造“雅西明珠·貢嘎門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石棉。
“地區生產總值增速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邁上10億元臺階,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今年2月16日,石棉縣長張瑜鋒代表石棉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莊嚴承諾。他表示,一張藍圖,繪就了石棉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一份“作戰圖”,凝聚著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奮發向上的昂揚斗志;新的“路線圖”,要一步一個腳印去走;新的“任務書”,也要一件一件完成。
同力謀劃未來

春天來了,從春天出發看向石棉,一幕幕與發展、奮斗有關的畫面,正在火熱上演。
在王崗坪集中安置點農房重建項目現場,林立的塔吊、轟鳴的機械聲,無不傳遞著聚力做好災后恢復重建的決心。
“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堅決扛起災后恢復重建主體責任,堅持重點優先推進和全面統籌推進相結合,加快重建項目全面開工,確保‘一年全面開工、兩年基本完成、三年圓滿收官’,努力把災區建設成為新時代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典范。”據悉,高標準推進災后恢復重建的誓言已說出,這是石棉為守護人民幸福家園所做出的莊嚴承諾。為此,石棉縣在新的一年將推進城鄉住房和市政基礎設施恢復重建。
眼下,正在火熱上市的5萬余畝黃果柑又一次鼓足了群眾的腰包。2023年,石棉縣將持續壯大“2+2”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培育壯大黃果柑、枇杷等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產值達12.8億元以上。完成孟獲城50萬頭生豬養殖場等項目建設,年出欄生豬12.8萬頭、草科雞50萬只。力爭全縣村均集體經濟經營性凈收入超20萬元,百萬元村達到2個;持續壯大“1+3”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圍繞風、光、水持續用力,加快推進老鷹巖水電站建設,完成竹馬光伏并網發電。依托竹馬省級化工園區和永和碳酸鈣產業孵化園,大力發展以礦物功能材料、有色金屬、磷化工為主導的先進制造產業集群,實現園區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以上;持續壯大“2+2”現代服務業體系,積極爭創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全面推進以王崗坪景區為龍頭的“六大龍頭景區”建設,突出抓好草科特色溫泉小鎮、王崗坪云清溪谷溫泉旅游度假綜合體、“四大名堡”等文旅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孟獲城省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實現大熊貓入住景區。扎實推進蟹螺堡子國家4A級旅游景區創建;抓好企業入規上限培育,全年完成新入庫服務業經營主體10家以上。全力推進雅甘涼現代商貿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強化招商引資,夯實項目基礎。力爭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8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0億元以上。加快推進247個重大項目建設,確保全年完成項目投資超100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