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遂理一家親:遂寧理縣見證十年幫扶情
2023年02月28日 13:07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8日電 (鄒立楊)遂寧和理縣,相隔350公里卻心手相牽,這份始于2012年5月由對口幫扶建立起的深厚情誼,如今已有10年。十年來,遂寧在資金支持、產業幫扶、人才支援、勞務協作和消費幫扶等方面集全市之力傾情、傾智、傾力推進對口幫扶工作。

  如今,走在理縣城鄉,遂寧“印記”無處不在。對口幫扶的足跡,刻印在理縣的大街小巷、高山深谷,“遂理一家親”深深銘刻在遂寧和理縣人民的心里,也成為四川省內對口幫扶的知名品牌。

  全域聯建幫扶,推動雙方深入互融

  松土、鋪膜……再過幾天,一年一度的春耕又將拉開序幕。為了5月份的蔬菜豐收季,這兩天,米亞羅鎮猛古村村民南卡頭已經在田間地頭忙得不亦樂乎。

  有盼頭才有干勁。“去年,家里9畝地的萵筍除去成本賺了10多萬,今年爭取加把勁,再上一層樓。”雖然種子還未下地,但南卡頭已經從容地盤算起今年的收成。

  南卡頭的這份干勁和從容,緣于遂寧援理工作隊幫忙建立的穩定的銷售渠道。

  2021年5月,正值米亞羅鎮萵筍成熟的季節,由于市場流通不暢、外銷力度不夠,米亞羅的萵筍一度出現滯銷,萵筍價格直接從1.9元每斤下滑到0.5元每斤。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對癥下藥是關鍵。掛職米亞羅鎮副書記的遂寧干部周勤開始積極奔走在遂寧的蔬菜批發市場,并自費邀請蔬菜批發商到米亞羅實地考察。不久后,遂寧的蔬菜批發市場掛起了米亞羅蔬菜直銷點的牌子。

  有了銷路,村民們的萵筍不愁賣,如今,通過直銷點,米亞羅鎮每年有200噸萵筍直達遂寧,村民的收入也有了保證。

  拓寬農產品銷路的同時,遂寧幫扶干部還在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上下功夫。“理縣雖然是農業大縣,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一直沒有加工企業,農副產品生產值不高。”去年,在遂寧市第六批援理工作隊領隊彭瀚霖的牽線搭橋下,遂寧美寧集團與理縣源理農業開發公司成功達成農產品代工合作意向,由美寧集團負責對理縣的牦牛肉、豬肉原材料深加工為罐頭產品。

  “目前,1000余件罐頭產品已陸續上架理縣商超、景區,并面向社會大眾市場銷售。”彭瀚霖說,在援理工作隊下一步的謀劃和考量中,美寧集團與理縣源理農業開發公司還將開啟水果罐頭和預制菜的合作。

  確保對口幫扶工作開展有力,終端見效,這些年,遂寧與理縣建立了上下貫通的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推動雙方交流深入互融。按照機構對口、行業相近、優勢互補的原則,遂寧統籌了17個部門、16個村(社區)、13所學校、3家醫院、10個鄉鎮(社區)衛生院(衛生服務中心)、5家企業、2個社會組織,與理縣相關機構結成對子,形成了黨委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上下合力、各方參與的生動局面。

  全鏈條立體化合作,推動產業發展

  一夜春雪后,行駛在國道317線上,左邊是連綿起伏的山峰白雪皚皚,右邊是湍急的雜谷腦河流水潺潺。距離理縣37公里外的古爾溝鎮沙壩村內,奇特別致的藏式建筑散落田間,美麗的鄉村步游道蜿蜒穿行,游客在步游道散步賞雪,一幅美麗的新農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以前,種大白菜吧,村里主干道狹窄,車輛進出不便,種出來的菜運不出去;養牦牛吧,沒有圈舍,接種疫苗不便,牦牛病死率高;發展旅游吧,沒有接待能力……”談起村里之前的狀況,57歲的村民馮明亮記憶猶新。

  改變發生在2021年。為帶動沙壩村走出困境,遂寧第六批援理工作隊經過多方考察、論證,為沙壩村謀劃了旅游發展藍圖。“發展以藏羌風情、田園風光為特色的鄉村旅游,實現春觀花、夏避暑、秋賞葉、冬玩雪的體驗藏羌文化的多元旅游格局。”

  隨即,一筆310萬元的遂寧對口援建沙壩村鄉村振興項目資金同步跟進。遂寧幫扶工作隊從鄉村環境治理、產業道路修建、民宿提升改造、河堤景觀帶修建、牦牛品種更新等多方面發力,對村莊進行全面梳理。

  “得益于產業道路修建,現在運輸車能直達田間地頭,每年產出的1000萬斤白菜都能及時運出去。”沙壩村村委會副主任李學兵介紹,白菜是當地村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采摘期短又不易保存,“兩周運不出去就壞了,道路暢通很關鍵。”

  變化不止于此。援理干部還為該村新建鋼架圈舍,更新66頭牦牛品種,利用村民自家舊房改建民宿131間,促進農旅發展提檔升級。“去年我們依托牦牛產業,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了27萬元,村里465名村民全部參與了分紅,李定良等村民更是依靠民宿實現年收入20余萬。”李學兵說。

  在理縣,發生這樣翻天覆地變化的村寨不少,而這樣的嬗變,正是對口幫扶中一個個實實在在幫扶措施的體現。

  數據顯示,十年來,遂寧高起點、高標準編制涉藏地區跨越式發展項目、對口幫扶等規劃20多項;累計投入資金5106.05萬元,實施幫扶項目9類52個,助推理縣地區生產總值由15.1億元增長到32.2億元,年均增長約7.9%,3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4361名貧困群眾全部穩定脫貧,縣域經濟綜合實力躋身全省51個少數民族縣第一方陣。

  全心全意保障民生,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早春二月的理縣寒氣彌漫,但理縣中學高一一班的一堂語文課上卻暖意融融,熱鬧非凡。在班主任宋秀英的帶領下,學生們正興致勃勃地開展詩歌鑒賞活動,整個課堂氣氛活躍。

  “以前的教學方式很傳統,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整個過程機械乏味,宋老師來了后,會設置很多互動環節,讓我們參與其中,提高了我們的學習積極性。”雖然宋秀英才到理縣中學任教半年,但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方式讓不少同學直呼“新鮮”。

  2022年8月,一場教育組團式幫扶在理縣中學展開。來自遂寧中學、遂寧一中、遂寧六中、遂寧職中和射洪太和中學等學校的10名優秀教師走進理縣中學,與當地教師一起探索涵蓋教育教學改革、教研指導、學校管理、學科教研等多方面內容的幫扶體系。

  組團式幫扶成員、現任理縣中學校長王凌介紹:“通過制定學校三年發展治校方案,我們把具體措施、要求融入理縣中學日常教學與管理中,建立傳幫帶機制,同時更新治校舉措、激勵治校機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校方針。”

  如今,從治校方略到德育工作,從教學教研到文化建設,從招生出口到機制考核,“組團式”教育人才的傾力幫扶,讓理縣中學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23公里外,薛城小學也在悄然發生改變。2021年9月,遂寧市船山區創新“校聯體”機制,實施“托管式”幫扶,選派遂寧優質教育資源高升街小學與薛城小學結成“校聯體”聯盟。通過線上教研、師徒結對、互派互訪、互培互訓等方式,薛城小學管理更加有序,教師工作狀態更積極主動,教學課堂質量顯著提高。

  不僅僅是教育領域,全面提升群眾幸福指數,遂寧還致力于為理縣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健康保障。在理縣人民醫院,通過“組團式”幫扶,來自遂寧市中心醫院的5名醫生積極推進當地醫療設備、人才、技術“大換血、大提升”,幫助理縣人民醫院創建血透室、創傷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消化內科、骨科、呼吸內科成功創建縣級重點專科……通過對口支援,實現了三甲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有效承接,理縣人民醫院在服務能力、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有了質的飛躍。

  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對口幫扶工作的第一要務。自2012年以來,遂寧始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重中之重。據統計,截至目前,遂寧已先后投入2300余萬元,重點解決理縣的教育、醫療、住房等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問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 |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观看 | 亚洲人性爱在线看不卡 | 在线看片国产日韩欧美亚洲 | 最新AV网址免费在线观看 | 夜夜爱夜夜操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