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8日電(吳平華 謝義)“老黃,這幾天早晚溫差大,兔子易感染病毒,要照顧仔細點.....”近日早晨,樂至縣大佛鎮呂河壩村黨支部書記何海軍就來到了村民黃億元家中,為他講解近段時間養兔的注意事項。

“我家養兔的技術都是何書記提供的,平時遇到有什么問題,打個電話,他都會上門來為我們出主意想辦法解決。”黃億元說,在何海軍的帶動下,他發展養兔產業僅一年多,就增收了3萬余元。
別看何海軍如今養兔技術精湛,高中畢業那會兒,因無一技之長,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只好外出務工。十多年來,他踏實肯干、吃苦耐勞,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但也飽嘗了四處為家的打工艱辛,于是萌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
“當時,國家對返鄉創業有很多好的政策,而且我有信心在老家干一番事業,同時也可以把家人照顧到。”談及回鄉創業的緣由,何海軍道出了他的心聲。
說干就干,經過多方考察,何海軍發現養兔行業經濟效益高,市場前景好,且銷售價格較為穩定、收益快。于是,他回到家鄉成立了家庭農場,開始養殖肉兔。

何海軍一邊刻苦自學掌握肉兔基本養殖技術、疫病防治方法,一邊向養殖大戶請教、到市縣肉兔養殖基地參觀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經過反復的嘗試和不懈的努力,何海軍的肉兔家庭農場逐步形成規模。目前,存欄母兔200只,年出欄商品兔8000余只。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為了讓更多的村民富起來,何海軍采取“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50余戶村民共同發展肉兔養殖產業,戶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
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何海軍為讓更多村民都能享受到產業發展的紅利,2019年,他深度挖掘呂河壩村產業優勢,結合鄉村振興發展的大好形勢,成功申報2020年中省扶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目前,該村商品兔養殖基地運行平穩,2022年出欄24000只兔子,實現年產值118萬元,村集體經濟增加11.8萬元。
村民收入增加了,村集體經濟也在不斷發展壯大,但何海軍并未停下自己的腳步。2021年,經過他多方調研和搜集群眾意見,呂河壩村聯合周邊的三個村建立了青儲飼料廠。目前,該廠已全部建設完成,設施設備也全部安裝完畢。
“預計今年6月開始運行。”何海軍說,青儲飼料廠全面投產后,能實現年產值300余萬元,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0余萬元,還能為周邊30余名群眾提供就業機會。
“2021年樂至縣優秀青年”“2021年資陽市優秀黨務工作者”“2022年四川省農村致富帶頭人”“2022年全國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付出總有回報,何海軍的努力得到了各級各部門的認可,各種榮譽接踵而來。
“下一步,要持續擴大肉兔養殖規模,把青儲飼料廠經營好,也計劃再建一個養牛場,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積極引導村民多方面發展產業,不斷拓寬群眾的增收渠道。”何海軍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