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日電 (何小米)春始,章洛大地盎然復蘇,與春色一同醞釀而生的,還有什邡全面推進“同城融圈、工業強市、文旅爭先、鄉村振興”四大戰略。
不久前,什邡市委書記王洪在中國共產黨什邡市第十五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明確提出:要以“四大戰略”為實施路徑,全力推動“五新什邡”建設實現新突破,全面沖刺全國百強縣!
同城融圈 步伐鏗鏘勢正酣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國家區域重大戰略,成都都市圈作為全國第三個、中西部首個由國家批復發展規劃的都市圈,將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這項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為什邡發展指明了方向。距離成都主城區40公里,地處成都半小時經濟圈內的什邡,站在了國家戰略的最前沿,進入了黨和國家最高層次區域發展戰略,從“川西一隅”,進入“川渝焦點圈”。
謀定而動!什邡隨即拉開了同城融圈大幕,積極當好同城化發展橋頭堡,與彭州市按照規劃“一張圖”、項目“一清單”、活動“一盤棋”扎實推進交界地帶互聯共融、互壯共強;主動與成都市金牛區按照“研發在金牛、生產在什邡”開展“飛地”合作,互促共贏、互建共享,探索蓉北產業生態圈,助力成都高質量發展。
同城融圈,交通是前提。貫穿什邡全域的成蘭鐵路什邡段今年底將開通,不僅結束了什邡境內無客運軌道交通的歷史,還大大拉近什邡與成都的距離,讓什邡走進成都半小時通勤圈。什邡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張隆強說,什邡緊扣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機遇,建立了一體化邊界試驗區交通項目會商機制,推進交通項目深度協作、規劃先行和同規同圖,共建“4高5軌6快1中心1機場”綜合交通網絡布局及“一核兩組團”的空間布局。
工業強市 奏響發展“最強音”

近年來,隨著德陽市通用航空產業園的拔地而起,四川振鴻鋼制品、四川科新機電的不斷壯大,欣旺達動力電池項目、正威德陽先進制造區域中心項目的先后落地,章洛大地工業版圖呈現出“億元項目遍地開、十億項目接連來、百億項目零突破”的迅猛發展勢頭。
而什邡工業強市戰略更是指出,要積極搶抓“中國制造2025”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契機,全力推進工業存量倍增和增量突破計劃,以食品飲料(煙草)、醫藥(醫療器械)、先進材料(新能源)產業為主導方向,打造千億綠色產業集群。
2022年,什邡煙草、醫藥、化工、裝備制造產業分別實現增長11.5%、20.4%、23.8%、9.9%,食品飲料、綠色建材產業止跌回升。規上工業企業總數達243戶,藍劍飲品、振鴻鋼制品、宏達集團3家企業進入全省民營企業100強,8家企業上榜德陽50強,什邡經開區獲評全省優秀開發區。秉著“跳起摸高”的原則,什邡在工業強市戰略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實現倍增,達到1000億元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00戶以上。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步提高并保持在50%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位居德陽第一方陣。
錨定目標,保障是關鍵。市委市政府聯合出臺的《推進工業強市戰略的實施意見》中,從企業招引到落地投產,由分管工作的主要市領導牽頭,抽調精兵強將,成立工作專班,采取“周調度、月分析、季盤點”的方式,全力實現挖存量、擴增量、提質量。
為更有力度優化營商環境,什邡將進一步深化“放管服”和“綜合窗口”改革,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和市鎮村三級便民服務體系標準化建設,完善和拓展智慧政務平臺功能,推動政務服務和民生事項掌上辦、就近辦。深化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開行園區行政審批“直通車”,建立重大項目接待室和重大項目服務窗口,做優重大項目專區服務。
文旅爭先 擦亮文旅“金字招牌”
今年春節期間,什邡“冰雪線路”吸引了大批游客,其中多半來自成都周邊。前往鎣華鎮旅游的游客單日最高突破3萬人次,日均旅游收入超過100萬元……不難發現,吸引力背后,源于什邡近年來不斷發力城市品質提升與文旅融合發展的卓然成效。
早在幾年前,市委、市政府將旅游康養作為全市“1+3+2”現代產業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將“文旅突破”行動作為全市重大行動之一,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打造。
鎣華大峽谷、鎣華山旅游康養產業園、半山公社·鎣華山國際文博旅游度假區等省、市、縣重點文旅項目開門迎客。以厚重的雪茄文化為底蘊,構建起的“雪茄+”文旅體系,不僅推動毛式煙田文旅項目、澳維雪茄城堡酒店、雪茄風情街等項目建設,更塑造提升了“中國雪茄文化名城”靚麗形象。
到2025年,什邡力爭新創建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國(省)級旅游度假區、4A級及以上景區等品牌2個,打造具有較大影響的新消費場景3處,文旅經濟總規模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奮力建設“一城三地”。
交上“請戰書”,立下“軍令狀”。什邡“文旅爭先”從實施“873”文旅融合發展工程開始!
建設八大文旅項目:率先啟動“一環(快進+慢游)”系統建設、首開亮相“文博半山山地康養區”、精準建設“熊貓峽谷山地運動區”、蓄力打造“古蜀森林自然探秘區”、提質升級“金烏河谷文化體驗區”、精彩呈現什邡雪茄特色小鎮、加快建設馬祖農禪文化產業園、高標準提升“公共文化空間”。
開展七大文旅活動:1至2月“馬祖故里”迎春季、3至5月“多彩什邡”賞花季、5月“雪茄文化”推介季、6至7月“李冰誕辰”民俗季、7至8月“清涼鎣華”避暑季、9至11月“金秋紅楓”登高季、12至1月“神瀑之冬”冰雪季。
打造三大主題旅游線路:挖掘古蜀文化旅游資源,打造“古蜀探秘”主題旅游線路;集聚四季旅游發展要素,打造“什邡四季”主題旅游線路;用活文旅資源普查成果,打造“快樂研學”主題旅游線路。
鄉村振興 激活內生“芯”動力
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什邡務必守住“本手”、激發“妙手”、避免“俗手”,以技高一籌、棋高一招的勝者思維,扎實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切實穩住農業“基本盤”,守牢三農“壓艙石”,全力推動什邡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中,什邡更注重戰略眼光和前瞻思維。翻開《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兩個高于”“三個示范”成為什邡未來鄉村振興發展的主旋律。
實現“兩個高于”。到2025年,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45億元以上,力爭總量進入德陽第一方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萬元以上,力爭總量進入德陽前三;兩項指標增速均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打造“三個示范”。打造現代農業四川示范,糧油生產高質高效,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引進示范推廣力度不斷加大,農業數字化、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打造改革創新四川示范,強農惠農興農政策賦能增效,集體經濟蛻變突破,城鄉互動融合、共同繁榮,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充足。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四川示范,五網建設縱深推進,人居環境持續扮靚,村美人和、形神兼備的現代化新農村建設成勢見效。
到2025年,什邡將全面建設成為富有特色、全省一流的鄉村振興典范,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全國、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走出一條屬于什邡自己的路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