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7日電 (馮小珈 余錦)4月16日,夜幕降臨,位于廣元市利州區榮山鎮的張壩社區文化廣場熱鬧了起來,小朋友們聚在一起觀看電影,年輕人結伴悠閑地散步聊天,中年人跟著音樂節拍跳起廣場舞,三五成群的老年人圍坐在一起下棋....。.從原來的一片廢墟到人來人往的文化廣場,張壩社區里里外外越變越漂亮,大伙的日子也越過越有“文化味”。
這個備受大家喜愛的“文化廣場”,位于榮山鎮張壩社區居委會旁,面積約2117.5平方米。以前,長時間處于無人管理狀態,既影響村容村貌又破壞環境,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如何改變這里的環境,變廢為寶,成為張壩社區居民共同的心愿。
榮山鎮黨委政府經過廣泛聽取村民訴求、征求意見,決定對這塊廢墟地進行整治變成文化廣場,并現場開會,制定方案,明確責任,迅速落實整治措施。
清垃圾、除雜草、平整土地……說干就干,由社區申報項目籌措資金30萬元,村民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功能齊全的原則,在“家門口”修建起了自己的文化廣場。同時,社區統一為文化廣場配備健身器材、廣場舞設備、文化宣傳展板、露天電影播放器等配套設施,使昔日的廢墟地變成了干凈整潔的文化廣場。
“現在孫子每天放學回來,都會來文化廣場玩耍,看著他在自己修建的廣場玩耍,心里別提多高興了!睆垑紊鐓^居民李桂紅說,自己修建文化廣場不僅掙了5000多塊錢,關鍵是為大家增添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30余位居民經過3個多月的共同修建,文化廣場于今年2月落成。但修建后的廣場怎么維護呢?經過居民共同討論,確定每月15日為廣場衛生清掃日。每逢這天,大家拿著掃帚、撮箕齊聚廣場,在歡聲笑語中,文化廣場又煥然一新。
無獨有偶,榮山鎮巖窩村4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一到清晨和傍晚,不僅是本村人的精神平臺,周圍村子的男女老少,也紛紛匯集到這里,看展板、聊家常,健身跳舞,個個心情特別舒暢。
“有了文化活動陣地,鄉親們的日子也多姿多彩了起來,F在文化廣場每天大概有500人的人流量,遇到周末節假日那就更多了!睅r窩村村主任陳金斌說。
文化廣場的建設,是榮山鎮不斷努力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榮山鎮積極探索“文化興村”的道路,不斷強化文化陣地建設,加大文化活動組織力度,針對群眾的需求進行創新服務,精準對接群眾的共性和個性化需求。截至目前,該鎮已建成文化廣場2個,建成面積6000余平方米,普惠老百姓達5000余人,在建文化廣場3個,建成后將輻射全鎮一半以上人口。預計2026年全鎮12個村(社區)將實現“一村一廣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