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8日電 (錢哨)“綿竹市天河小學在‘清廉學校’建設方面起步較早,這方面有些探索成果,作為對口幫扶學校,我們有信心共同把甘洛縣普昌鎮眉山村教學點建設成為甘洛縣的‘清廉學校’示范點!”綿竹市天河小學校長彭德斌鄭重地向普昌鎮阿爾小學副校長李洪江說道。
4月的普昌鎮眉山村集中安置點,入眼皆是春日特有的盎然生機。剛建成的眉山村教學點今年9月將招收該村一、二、三年級孩子入學。而坐落在眉山村教學點旁邊的瑪牧村民活動中心也即將竣工,它的建成將為眉山村全體居民弘揚彝族傳統文化、領略瑪牧文化精髓、感知民族文化魅力提供有效的平臺。地處集中居民小區中間位置的眉山村幼教點內處處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3個教學班內全是彝族幼兒,一雙雙純凈的眼眸閃爍著對未來知識的渴求。
據了解,瑪牧村民活動中心(眉山村文化中心)、眉山村教學點、眉山村幼教點的“兩校一村”建設,是綿竹市對口幫扶甘洛縣教育的長期項目。為做好該項目,綿竹市天河小學和普昌鎮阿爾小學的教育工作者相聚在眉山村集中安置點,一線走訪調研,共同為“清廉學校”建設出謀劃策。
“基于現在的情況,我建議部分學校管理制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借鑒綿竹市天河小學的管理制度,‘清廉學校’建設的根本在于制度的建設和執行!”普昌鎮阿爾小學副校長李洪江說出了自己的建設思路。
“除了內控管理制度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外,學校的清廉文化建設也不可或缺!瑪牧文化在彝族的道德經、彝族父母和長輩的嚴格教育和《瑪牧特依》里格言諺語的熏陶下,無形中在子女和后輩內心里刻畫下了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的一套行為準則。為此,我建議眉山村教學點的‘清廉學校’建設要突出家風家訓建設……”隨行的綿竹市天河小學副校長鄧興全說出自己的想法。
建設方向迅速敲定后,綿竹市教育系統援彝工作組、綿竹市天河小學、甘洛縣阿爾鄉小學、眉山村幼教點、眉山村村委會五方領導紛紛表示贊同,立即成立了“‘清廉學校’建設專班工作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共同為“兩校一村”項目實施內容建言獻策。
“請將我們今天商議的建設內容及時形成工作方案,報請綿竹市對口幫扶甘洛縣前線指揮部和甘洛縣教體科局領導同意后實施!未來三年,綿竹市天河小學將在文化建設、家長學校、家校社共育、活動聯誼、家風家教家規宣講培訓等方面給予傾力指導和參與,讓眉山村‘清廉學校’示范點盡快建成!”綿竹市天河小學校長彭德斌叮囑道。
廉潔校園,共商共建。隨著五方主體的通力合作和主動作為,眉山村“兩校一村”項目將不斷繪就風清氣正的校園生態“新畫卷”,讓清廉之風蕩滌師生、清廉之氣盈滿校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