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9日電(吳平華 劉倩 楊均梅)當前正是高粱苗移栽的好時節,連日來,宜賓敘州區的高粱種植戶們搶抓時節,及時進行移栽,全力打好今年優質高粱訂單生產“第一仗”,預計全區糯紅高粱種植面積將達5.8萬畝。

“你們移栽的時候注意,這個高粱苗四葉一心的時候就可以栽了,這個小苗栽下去,它在土里長起來就會更快,所以盡量四葉一心的時候移栽……”在高場鎮青山村,來自區農業農村局的農技專家一邊指導農戶種植,一邊解說高粱移栽注意事項。挖坑、噴藥、放苗、栽苗,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農戶們相互配合,各項工作井然有序。
“以前我們種這個高粱就不懂科學,今天農技專家來指導我們,教我們科學地種高粱,讓我學到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希望今年有一個好收成。”高場鎮青山村村民李世富開心地說道。
作為五糧液釀酒專用糧種植主要基地之一,高場鎮實施了“集體經濟+公司+家庭農場+農戶”的生產模式,由政府提供高粱種子和肥料,農戶嚴格按照企業要求種植,企業最終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
“去年我種了1畝高粱,都是公司來訂購的,去年收了600多斤,賣了2000多塊錢。今年我們預計種5畝高粱,也是他們來收購,4.5元一斤,收入預計在15000元左右。”對今年高粱的產量,高場鎮青山村村民王代秀信心滿滿。
“青山村今年種植了1400畝高粱,預計產量能達到350噸左右,經濟收入應該有200萬元左右。”高場鎮青山村村民委員會副主任徐蘭英介紹道。
為了提高經濟效益,除了“高粱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青山村還采取了“糧經復合種植模式”,在中藥材中套種高粱,推動多產業、多主體、多業態協作經營。
“高粱可以為我們的中藥材遮陰,中藥材的經濟利益不減少,而且我們還同時可以增收一季高粱,也增加了收入。”徐蘭英說道。
截至目前,高場鎮高粱移栽面積已經超過4600畝,預計五月份全面完成6600畝的種植計劃。
據悉,敘州區今年計劃在高場、合什、趙場、南廣等五糧液釀酒專用糧定制基地種植糯紅高粱1.85萬畝,全區糯紅高粱種植面積將達5.8萬畝,總產值將達1.2億元,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又一重要產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