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0日電(吳平華 王春艷)據宜賓海關20日透露,今年一季度宜賓市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1.3億元,列四川省第三位,同比增長54.9%。其中出口總值51.87億元,同比增長41.3%;進口總值39.43億元,列四川省第二位,同比增長77.2%。3月單月宜賓進出口41.82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鋰電+汽車成外貿新引擎
4月18日19點,宜賓港國際集裝箱碼頭,38個集裝箱共746噸進口鋰輝石有序裝卸到海關監管場所,這批貨物申報繳稅后將快速運往江安的某鋰電工廠。

宜賓海關相關負責人說,因為宜賓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鋰輝石也隨之成為外貿進口的“常客”。為此,宜賓海關不斷優化通關模式滿足產業發展需求,自3月24日起,進口鋰輝石采用“一箱到底”方式在宜賓港通關,相比原來在沿海口岸清關后外貿箱轉內貿箱運輸回宜的通關模式,企業進口原材料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整體物流時效節約5天左右,再借助宜賓綜合保稅區的進口保稅功能,讓企業進一步釋放流動資金。截至4月19日,已有34批共7784噸鋰輝石在宜賓港申報進口。
據統計,一季度宜賓進口鋰輝石17.6億元,同比增長2.9倍,推動整個鋰電產業實現進出口27.72億元,同比增長4.4倍,占全市外貿總值的30.4%,對外貿增長貢獻率達69.8%。其中出口氫氧化鋰和鋰電池共9.68億元,同比增長15.6倍。
在鋰電產業產銷兩旺的同時,作為宜賓新興產業的另一重要代表的汽車產業外貿也發展迅猛,一季度宜賓出口汽車4.97億元,已超過2022年全年水平,同比激增32.5倍。

三江新區總量領先其余區縣快速發展
作為動力電池的主戰場,一季度三江新區(含綜保區)實現進出口52.39億元,同比增長20.3%,占全市外貿總值的57.4%。宜賓綜保區進出口24.45億元,同比增長19.9%,占全市外貿總值的26.8%。
隨著鋰電、光伏等新興產業在全市的統籌布局,各區縣開放型經濟得以快速發展,一季度江安縣實現外貿進出口27.65億元,同比激增3.4倍,另外敘州區、高縣等區縣也取得較好成績。
民營企業唱主角一帶一路”進出口大幅增長
民營企業外貿進出口穩步快速發展,是一季度外貿運行中的一大亮點。一季度宜賓有進出口實績企業129家,其中103家民營企業進出口72.4億元,同比增長59.2%,占全市外貿總值的79.4%。
一季度宜賓共與122個國家(地區)發生貿易往來,比上年同期增加24個貿易伙伴,澳大利亞、中國香港、韓國、巴西和中國臺灣為宜賓前5大貿易伙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0.5億元,同比增長69.3%,主要為汽車出口東歐拉動增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