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1日電 (記者 賀劭清)由成都市教科院主辦的中小幼品格教育成果推廣應用示范區建設工作會21日在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西區召開。

成都市教科院副院長卿子俊、四川省教科院德育與家庭教育教研員馬云飛等領導專家出席會議并講話。來自成都市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教科院(教研室、研培中心)分管負責人,德育教育教研員、學前教育教研員,部分品格教育實驗學校(幼兒園)的負責人,共200余人參加會議。
成都高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教育處副調研員胡斌表示,成都高新區歷來重視學生品格培養,全區以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西區為代表的20余所學校、幼兒園在開展品格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并取得了較好成效。未來,成都高新區將把品格教育納入學校課程體系,強化品格教育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落實,并聯合家庭與社會資源,共同打造學校、家庭、社會協同配合的品格教育體系。
成都市教科院黨建德育研究所德育教研員周玫分享了成都市開展品格教育研究和實踐的工作情況。她表示,9年來,成都中小學通過多種途徑大力開展品格教育的實踐探索工作,形成了品格教育的“成都經驗”,并已推廣到四川各市(州),輻射到全國范圍10余個省和重慶市,遍及全國的品格教育實踐學校已達2000余所。
關于成都市中小幼品格教育的未來發展,成都市教科院副院長卿子俊表示,成都市將以深入推動“品格教育成果推廣示范區建設”為契機,全面推動中小幼品格教育一體化的研究與實踐,要從大思政課、學科滲透、微班會課等方面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實現課程育品;要從環境文化、制度文化、內省文化等方面發揮校園文化的浸潤作用,實現文化育品;要從儀式教育、學生活動、品格游戲等方面發揮學生活動的載體作用,實現活動育品;要從家長培訓、家校互動、家校共建等方面發揮家庭教育的堡壘作用,實現協同育品。
四川省教科院德育與家庭教育教研員馬云飛表示,要深入調研,了解當前中小幼品格教育的實際情況,為建設示范區提供科學依據;要加強教育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共享,促進中小幼品格教育的深度普及和提升;要充分發揮教育行政的引領作用,加大品格教育的投入,為中小幼品格教育示范區的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要創新品格教育的操作模式和教育方式,不斷完善品格教育的理論體系,提高品格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在會議的專家嘉賓分享環節中,全國品格教育專家、四川新世紀品格教育研究院學術院長楊霖圍繞省政府特等獎成果“小學品格教育的實踐體系”的主要內容和實踐操作,分享了中小學品格教育研究的歷程與經驗。此外,成都教科院附屬學校西區校長彭昌奎,成都市圣菲學校學術研究中心主任周建軍,成都市第十六幼兒園副園長劉靜分別圍繞中小學品格教育和幼兒品格教育,與同行們分享了自身學校將品格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故事,將品格教育落細、落小、落實的實踐經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