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營山:讓撂荒地變成“金土地”
2023年10月30日 20:17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堯欣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30日電 (楊漢國)深秋時節,踏訪營山廣袤農村,田間地頭一幅幅翻地、搶種的場面,熱火朝天,一塊塊曾經只見荒草不見莊稼的撂荒地,重新煥發了生機。

  訂單種植 銷路不愁底氣足

  日前,走進營山縣小橋鎮垛梁村梨子溝,田間地頭三三兩兩的村民正在打窩、移栽油菜苗,一幅巨大的“綠地毯”正在田間鋪展開來。據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彭剛介紹,這一片過去都是撂荒地,2022年村上組織機械進行了復耕,雖然土地“活”起來了,但沒有獲得經濟效益。今年村上響應鎮黨委、政府號召,計劃多種一季油菜,從而實現地盡其用,提高畝均收益。

  “我們從省農科院引進了川油系列油菜新品種,這種油菜既能掐尖當菜賣,趕在春節前上市,同時還能收一季油菜籽,畝均效益將翻倍!睜I山縣小橋鎮黨委書記吳利民說道。吳利民的底氣源于四川省農科院專家的技術指導,加之前期對市場的考察走訪,與成都、重慶等地的多家農貿市場達成了收購協議。

  “我們只管種,不愁銷路。菜尖一茬畝產可達1500斤,光是賣菜這一項,畝均可增收3000元!迸韯傉f。

  按照小橋鎮黨委、政府的設想,今年全鎮推廣種植油菜5000畝。鎮上召開動員會后,村民熱情高漲,種植面積達到近萬畝。

營山縣小橋鎮四喜社區成片種植的油菜。郭明 攝
營山縣小橋鎮四喜社區成片種植的油菜。郭明 攝

  小橋鎮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是營山縣的糧油主產區,但由于傳統種養業效益不高,加之農村大量勞動力外出,導致土地撂荒嚴重。2021年以來,鎮上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整治的同時,如何讓撂荒地變成“金土地”一直是鎮黨政班子著力解決的問題。

  “關鍵在于讓種地的人有錢可賺。”吳利民說,他們一方面緊盯市場需求,做到適銷對路、產不愁銷,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土地潛力,降低種植成本,提高畝均產出。

  在該鎮老街村,昔日的冬閑田通過開溝排濕已經種上了油菜。“過去因為缺勞力,這些田只種了一季水稻。今年我們多種一季油菜,就會多一季的收入!痹摯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莫小東說。

  “原先我們擔心產量不夠,滿足不了銷售,F在看到這種態勢,我們的擔心完全多余了!眮碜猿啥嫉氖卟伺l商何海榮實地考察后,對合作更加充滿了信心。

  抱團發展 撂荒地里刨出“金疙瘩”

  日前,在營山縣靈鷲鎮青山子村小口灣,十多個村民正在地里栽種油菜苗。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龔繼濤說,由于該村耕地有限,這最后一處石包地也成了“香餑餑”。

  “跟著村上干,每天有80元工資!贝迕耨T子懷屬于村里為數不多的“留守族”,談起今非昔比的日子,他樂滋滋地說。

  青山子村距離靈鷲場鎮約6公里,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有耕地1500余畝。由于農戶田地分散,加之勞力短缺,土地撂荒一度是“老大難”問題。

  2020年,村上成立股份經濟聯合社,300多畝撂荒地被納入股份經濟聯合社集體耕種,村民務一天工得一天工資。在營山縣農業農村局的技術支持下,村上建起面積17畝的集中育苗基地,示范推廣適宜機插秧的7個水稻品種,不僅滿足了本村栽插所需,還供應周邊村組。該聯合社還購置各類農機5臺(套),實現機械化作業,解決了勞力不足的問題。

  旱地輪作小麥、高粱,加大兩季田開發利用,實施稻麥輪作,今年該村股份經濟聯合社收獲水稻、小麥、高粱等農作物110噸,為老百姓增加工資性收入13萬余元。

  “土地集約化經營,不僅盤活了撂荒土地,還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膘`鷲鎮副鎮長胡強說,青山子村成為了2022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示范村。

  “我們以村(社區)為單元,在全鎮所有村(社區)建立了股份經濟聯合社,讓集體經濟組織成為撂荒地的‘新主人’,變農戶單打獨斗為抱團作‘戰’。依托機械化生產、良種良法等途徑來破解缺勞力的煩惱,同時降低種植成本,讓土地的潛力得到充分釋放!膘`鷲鎮黨委書記何學元介紹。

  能人帶動 培育種植大戶近400戶

  日前,在營山縣回龍鎮蘿卜山村斑竹溝,漫山遍野的坡地已經翻耕完畢,撒播的油菜種子已經出苗。

  “這一片有400多畝,過去全部是撂荒地。該村鄉友李新春對其進行整治后,現在全部派上了用場。”蘿卜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衛明介紹。

  李新春是土生土長的蘿卜山村人,長期在外從事建筑工程。2021年返鄉過年時,目睹家鄉大片土地撂荒很是心痛。經過廣泛走訪,在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他決定牽頭實施撂荒地整治。土地整理后,農戶愿意自己耕種的自己耕種,不愿意耕種的由他代耕代種。當年,除去農戶自種的80畝外,剩余的土地由李新春全部接盤。旱地種植油菜、高粱,田里種植水稻,當年復耕后的撂荒地初見成效,更進一步增強了他投身農業的信心。

  當日,在相隔數百米外的陳家溝,田地已經全部翻耕完畢,播種機正在田間播撒油菜種子!耙郧霸跂|升鎮從事過水產養殖、種過水稻,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看到這里耕作條件較好,便產生了擴大規模的念頭!睒I主易德立說。

  易德立是一位“80后”,接手的這片土地共涉及4個村民小組,面積達950畝。今年,易德立以每畝每年350元的租金將土地流轉過來,計劃全部從事糧油作物種植。

  “目前,全鎮規模種植30畝以上的大戶有13戶,共流轉土地3000余畝!被佚堟傸h委書記侯勇兵介紹。來自營山縣農業農村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縣有糧油種植大戶396戶,規模經營面積6.2萬畝,一批會經營、懂管理的“80后”“90后”成為種田主力軍。

  “近兩年,我們一方面采取嚴格的獎懲考核措施推進撂荒地整治,扎緊耕地保護‘籬笆’。另一方面本著因地施策、一地一策的原則,大力推進科學種植、綠色防控、輕簡化栽培技術,用活良田、良機、良種、良法、良制‘五良’配套,鞏固整治成果,避免產生新的撂荒現象。全縣10.25萬畝撂荒地實現了應種盡種,今年糧油作物產量較去年增加3.35萬噸,實現農民人均增收130元。”營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忠說道。(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最新日本一道免费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合成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在线免费观看人成视频色九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