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3日電(吳平華 楊理 趙雨)連日來,筠連縣沐愛鎮石林村愛媛、金秋兩個品種的柑橘陸續進入成熟期,滿山綠樹上掛滿金黃的果實。

羅剛是村里種植柑橘的先行者,這段時間是他最忙碌的時候,每天駕駛三輪車在果園中巡查,了解果實成熟程度,采摘成熟果實更是一馬當先。
“我們采摘有一定的標準,樹枝要留長一點,短了容易刺爛其它果子,留點葉子運輸過程中也不容易刺爛果子”多年的管理經驗讓羅剛的柑橘有了嚴格的采摘標準。

“愛媛這個品種我果園有兩千株左右,產量有12萬斤左右,零售價6元一斤,差一點的4元到5元。”羅剛說。
經過十年的努力,羅剛從一個門外漢成為現在遠近聞名的柑橘種植能手,羅剛介紹說,剛開始種植時也走了不少彎路,直接開墾荒山種柑橘,效果很不理想,后來才摸索出開荒山后要花一年時間用牛糞改良土壤后再種植柑橘的經驗。
“金秋是愛媛和砂糖橘雜交的新品種,比愛媛要小一點,產量一樣的高,結的果比較密,雖然小,但口感比愛媛好,是愛媛的升級版,金秋有50畝左右,產量有八萬斤左右。”近年來,羅剛又成功種植了新品種金秋砂糖橘。
“我們種植的柑橘主要有五個品種,愛媛是最早的品種,10月到11月熟,金秋要12月,1月到2月就是耙耙柑,2月底到3月是不知火,沃柑是最遲的品種,每年的3月到5月都有,這個品種晚熟,易儲存。”目前,羅剛的柑橘園接近1000畝,從10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都有柑橘成熟。
在羅剛的帶動下,石林村柑橘種植面積達到了2000畝,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讓柑橘成為了當地村民的致富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