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1日電 (張可 譚玥雯 高文鐘 吳洪昊)近日,在四川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會東復烤廠車間里,燈火通明,一群人正圍在一起排查化學平衡庫設備的故障原因,經過一夜奮戰,設備恢復正常運轉,及時保障了生產。這是四川省煙草商業系統首個“共享維修”平臺建成后,四川復烤下屬復烤廠和四川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西昌卷煙廠開展設備維修工作的小縮影。“共享維修”平臺建成以來,雙方共建研發項目18個,節約費用90余萬元;開展共建培訓2次,節約費用4.8萬元。

今年7月,四川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總經理董秀明在聽取四川復烤相關工作匯報后,要求四川復烤要主動對接當地卷煙工業企業,以“共享維修”為平臺,加快對接卷煙工業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和操作標準,加快推進全省復烤專業化分選、均質化加工、同質化養護工作,加快提高四川復烤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水平。平臺建成后,四川復烤初步實現了理念、資源、管理、技術、標準、隊伍6個共享,努力滿足工業企業對產品質量的需求、隊伍對技能提升的需求、復烤對技術變革的需求、企業對現代化發展的需求,一個個固有的觀念正在逐步轉變,一支專業化的維修隊伍正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共享維修標準化體系正趨于完善...。.
按照“共享維修”平臺“一年對接、兩年提升、三年出成果”的總體思路,涼山三廠先后開展3次內部共享維修,派出兩期學員到西昌卷煙廠開展為期15天的跟班學習。
通過標準共享,建立一套適用于涼山三廠的維保標準化體系,是四川復烤推動“共享維修”的關鍵一步,在四川中煙的指導和幫助下,聚焦預防性維修和功能性維修兩大類別,初步形成了設備維修管理標準。
以“設備保工藝”為導向,四川復烤按照“整體性推進+差異中求同”的思路,做好頂層設計、統籌協調,著力推進三廠設備點檢全面化、設備保養標準化、設備維修規范化,“以點到面”持續完善維保標準化體系,努力提升人機匹配度和精準維修能力。
“在設備整體規劃設計存在差異的情況下,我們只有通過眼耳鼻看問題,埋下身子干事情,才能找到維保標準化的突破口。”德昌復烤廠機電班班長張曉華感嘆道。
在四川中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德昌復烤廠“雙華創新工作室”通過大數據平臺賦能,先后開發“設備維保系統”與機電維保“積分管理系統”,通過參數精準分析,形成科學標準的維保計劃。同時,以重點設備維保流程為切入點,錄制標準化SOP維修視頻,進一步提升設備維保質效。
在會理復烤廠生產現場,維修人員結合自身情況和維保差異,探索形成了一套契合工業“三大標準”,貼合實際的設備維保標準化流程,錄入“二維碼”后推動上墻管理;會東復烤廠借鑒經驗,制定維操標準化手冊,將各工段維保內容細分,落實到責任人,加速推進維操一體化深度融合。
三廠維保標準化體系建設是“共享維修”重要一環,“標準化”的種子已經在每個設備人的心中生根發芽,它既是一個循序漸進和不斷提升的過程,也是對維保人員精益求精的“匠心”考驗。
四川復烤與四川中煙深度對接,全面鋪開“共享”理念,與什邡卷煙廠共建共享,在宜賓復烤廠孵化“維操一體化”共享維修平臺,以設備保障為軸心,覆蓋現場管理、數字化管理、在線工藝控制等多個環節,合力打造集電氣、機械、質檢、工藝研究為一體的“理論培訓+實操體驗”系統。同步創新“合作”模式,擬建立“汪平創新工作室”川南首個室外工作點。在宜賓復烤廠年度檢修中,什邡卷煙廠技術人員參與指導復烤車間預處理工段“一潤加酶噴嘴”項目改造,引入“工業眼光”提高加酶設備添加物料精度和霧化效果,為加快川南煙葉在涼攀煙葉中的適配性研究提供設備保障。
“共享維修”平臺不局限于設備維修,還將觸角延伸至安全生產和工藝質量等方面,增強員工安全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維修過程中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注重維修與優化工藝流程和精細化管理質量控制之間的聯系,讓設備與工藝之間無縫對接,提高生產效率,最終實現設備為工藝服務、工藝為質量服務、質量為產品服務的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