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4日電 (蔣睿)“之前種植的那些草皮已經鏟完了,田里全部種上了小麥,你看長勢多好,來年肯定有個好收成……”近日,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紀委工作人員到紅海村走訪農戶農田種植情況時,農戶說道,原來零星租給他人種植草皮的耕地上已恢復了本來“面貌”。

據了解,今年6月,旌陽區紀委監委印發了《“紀委書記盯田護地”工作方案》,黃許鎮紀委積極開展撂荒地和種植草坪等情況專項監督檢查。
走訪過程中,又一處整治后盤活的10余畝撂荒地進入了工作人員的視野。“‘貓兒山’上的這塊地原來屬于泰康老磚廠的還耕地,2021年之前已經荒棄五六年了。去年,泰康村通過集體經濟組織將該集體土地種植大豆,但產量低,經濟效益不理想。今年,我們在該地塊上改種了高粱,畝產能達到100公斤,比去年強多了。”11月22日,泰康村相關負責人向黃許鎮紀委工作人員介紹道。
據了解,泰康村1組老磚廠還耕地約17畝,今年產出精高粱363公斤、粗高粱1627公斤,累計為泰康村集體經濟組織增收4800余元。
“堅決扛牢耕地保護之責,夯實糧食安全基石。我們既要算經濟賬,更要算政治賬。”黃許鎮紀委相關負責人在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大戶交流時說道,只有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鎮級部門協同、土地流轉業主的共同參與下,才能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確保“荒地”回歸“農地”“良田”回歸“糧田”。
據介紹,前三季度,黃許鎮已復墾土地900余畝。
“我們將堅決扛牢政治責任,做實做細耕地保護常態化監督,進一步暢通自然資源違法線索反映渠道,完善鎮、村、組三級巡查監管體系,做到及時反饋信息、嚴厲查處違法用地,將違法占地行為制止在萌芽狀態。”黃許鎮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黃許鎮已查處土地“非農化”問題1件,黨紀處分2人,正在查辦土地“非糧化”問題1個,現已立案2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