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30日電 29日晚,2023年第五屆大涼山戲劇節開幕演出——交響詩《這個世界的歡迎詞》在西昌金鷹大劇院傾情上演,正式拉開了本屆戲劇節的大幕。第五屆大涼山戲劇節以“戲劇即生活戲劇即我們”為主題,吸引了國內外115部精品劇目入圍,216場涵蓋話劇、舞劇、音樂劇、啞劇、肢體劇、兒童劇、木偶劇、昆曲、呂劇、楚劇、新馬戲等多種表演形式的演出將在西昌市四大空間輪番上演。

當晚,“戲劇發生在涼山!”伴隨著濮存昕、李亭、黃定山、李伯男等四位戲劇節藝委會成員的呼喚,這臺集藝術家朗誦、交響樂、肢體表現世居涼山的彝族、藏族、納西族、摩梭人的民族原生態的綜合交響詩,把大涼山當地多樣的民族藝術匯聚在一起,展現了一幅古老與現代交融、民族與世界碰撞的壯麗畫卷。
伴隨著誦讀,場內的演員們身著各民族服飾環坐于舞臺上,彝語朗誦、樹葉吹奏、原生態合唱、原生態女聲等多種表演形式,穿插著翩翩起舞的舞者依次開展,讓人眼前一亮的表演形式將現場觀眾深深吸引并沉醉其中。
據悉,交響詩《這個世界的歡迎詞》由涼山文旅集團出品,濮存昕、李亭擔任總策劃,唐青石擔任音樂總監和指揮,李亭擔任文學統籌,任冬生擔任視覺設計,汪玥擔任導演,胡猛擔任舞美設計。這場不同民族的原生態藝術表演與涼山交響樂團的演出交相輝映,讓觀眾沉浸式聆聽大涼山這片土地發出的最真摯的聲音。
“濮存昕老師的多次易裝讓我印象深刻,我感受到濮老師對戲劇深刻的愛,也感受到了戲劇節的真誠與用心。”“彝族高腔讓我渾身起雞皮疙瘩,太精彩了!去年沒來到現場,今年算是圓夢了。”“這種現代樂器和涼山民族元素的融合讓我感受到了一種異樣的美,這次真是不虛此行。”演出結束,從各地為戲劇節奔赴而來的觀眾仍意猶未盡,言語間充滿了對2023大涼山戲劇節的期待。
在接下來的11天里,戲劇對話·主題討論《戲劇即生活即我們》、“有戲”展演季、戲劇課堂、少兒戲劇營、“您好,陌生人”戲劇Play西昌同行者計劃、“安靜的澎湃”大涼山自然戲劇實驗營、“今天我是誰?”戲劇短視頻大賽、“做一束光”戲劇特種兵志愿者行動和戲劇時光等活動,將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為全國戲劇愛好者及廣大游客捧出一道豐盛的冬季暖陽戲劇文化大餐。

“在大涼山,我們找到一塊凈土,供戲劇歸屬,供戲劇人回家。”開幕式上,藝委會成員如是說。圍繞“戲劇發生在涼山”的宗旨,本屆戲劇節的新增版塊——自然戲劇之“鄉村發現”,在全球范圍內召集了8個藝術家團隊,分散在涼山州冕寧縣北斗村、昭覺縣懸崖村、昭覺縣三河村、冕寧縣冶勒等8個不同的地點,在當地戲劇種草官的帶領下,針對各地不同的地貌、自然風光以及民俗民風,嘗試開發新的戲劇語句,并希望通過藝術家的傳達和表現,強化大涼山戲劇節“在地、民族、多元、拓展”等特質,實現大涼山戲劇節“山里山外,相互發現”的初衷,并拓展大涼山戲劇節作為戲劇和戲劇人的平臺的功能性。
2019年,大涼山戲劇節應運而生。四年來,120多位國內外知名藝術家、200多個國內外藝術院團、近50所國內藝術高校、30多家國內劇院(場)與演出機構、10多個國家的近200部國內外知名劇目、3000多名中外演員、超過30萬人次現場參與大涼山戲劇節活動,線上關注度破30億次。今年,大涼山戲劇節作為2023年冬季暖陽涼山游系列活動的重要支點,又一次如約而至,再次將世界的目光聚集于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