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成都:“醫共體”上下聯動保障群眾就醫
2023年12月09日 19:01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堯欣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9日電 (胡瑰瑋)“大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成醫共體,專家下沉、技術到院、管理聯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也減輕醫院就診壓力。”近日,面對呼吸道疾病就診高峰,成都市建立的“醫共體”發揮了重要作用和幫了大忙。

患者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治療。成都新都區豐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患者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治療。成都新都區豐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日前,家住成都新都區大豐街道的張女士因孩子出現發熱的癥狀,抱著孩子前往新都區第三人民醫院就診。但最近出現的呼吸道疾病感染高發期,孩子病情未達入院指征,加上醫院兒科床位緊張,沒能辦理入院。“娃娃發燒,想住院接受更全面治療。醫生讓考慮去基層衛生院治療,他們和區上醫院是醫共體,治療方案由區級醫院提供,只是治療地點在社區衛生院。”了解情況后張女士同意了轉診。

  很快,通過醫共體內建立的雙向轉診機制,張女士的孩子順利轉到了豐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治療。治療期間,張女士感受到了醫共體的好處和便利,社區醫院治療不僅有區級醫院醫生制定治療方案,且收費低,環境整潔,醫務人員服務態度也好,最重要的是不用排隊等床位。“治療效果很好,癥狀基本都好了。開始還有些擔心。區級醫院看病,衛生院輸液治療,離家近又方便,治療效果也有保障。”張女士稱。

  2023年6月,成都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將全市涉農區(市)縣納入縣域醫共體建設范圍,組建了22個醫共體,實現了縣域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目前,醫共體內累計完成一體化村衛生室建設318個,上轉患者5.9萬余人次,下轉患者14.1萬余人次,遠程會診170余萬人次,建立全專結合門診130個,全專結合家庭醫生團隊1030個,兩病臨床特色科室79個。“下一步,將持續深化醫共體內信息化建設,加強數據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提升醫共體協同效能,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成都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区二 | 五月婷婷色色色热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嫩草在线视频 | 午夜福利片91区 |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