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9日電 (記者 何浠)經過六天五夜的連續澆筑施工,位于四川達州市宣漢縣前河上的土溪口水庫目前已“長高”至37米,高程(海拔高度)達到470.3米,比本年度目標高出近3米。
據悉,土溪口水庫是國家172項重大節水供水項目之一,當前參建各方正搶抓冬季施工黃金期,全力開展大壩澆筑施工,預計春節前可澆筑至480米高程。
近日,記者在土溪口水庫大壩探訪時看到,十幾名工人在壩頂鋪設一種粉紅色材料,計劃將壩頂的各個地方都覆蓋起來。與此同時,大壩的兩側在之前也已被這種粉紅色材料所包裹,遠遠望去,就好像大壩穿了件漂亮的外套。
“這是一種PE(聚乙烯)材質的‘保溫被’,由于冬季氣溫低,目的是為了讓澆筑完的混凝土更好的凝結,產生更大的強度,保證工程建設質量。”施工方中國葛洲壩集團土溪口水庫工程項目部生產經理葉建東表示。

據介紹,這座位于巴山大峽谷內的Ⅱ等大(2)型水庫,大壩最終建成高度將達到132米,是四川省水利行業實施的壩高超過100米的第一座碾壓混凝土雙曲拱壩,也是達州市實施的第一座大型水庫工程。
葉建東表示,盡管土溪口水庫大壩很雄偉壯觀,但由于其碾壓混凝土的特殊工藝,卻讓它在建設過程中“很嬌氣”,施工過程、溫度控制要求極高,施工難度大。
層間結合、溫控防裂,這是碾壓混凝土大壩施工的“八字要義”。對此,葉建東解釋,由于132米的壩高是由一層層混凝土澆筑碾壓組成的,如果層間結合不密實,這樣的大壩就像是“千層餅”;另外,如果澆筑混凝土的溫度沒控制好,后期很有可能會產生裂縫,最終都將影響大壩安全。

為了大壩施工的高質量,建設方可沒少費心思。據了解,碾壓混凝土施工的最佳溫度是十多攝氏度,夏季溫度過高時,為保證混凝土內部溫度不能太高,攪拌時需要進行風冷處理,甚至有時要加冰或冷水。而到了冬季,為了混凝土內部溫度不能太低,混凝土攪拌前還要進行“預熱”,甚至加熱水,澆筑完成后還要及時做好保溫。
隨后,記者站在土溪口水庫大壩右岸的一處觀測平臺看的,大壩兩岸高聳的山體巍然屹立,這是巴山大峽谷獨特的地形地貌。在建中的土溪口水庫正是橫臥在了峽谷的一處狹窄地帶,建成后將有“高峽出平湖”的視覺體驗。
“峽谷地帶,不良地質較多,很難避免。”達州市土溪口水庫運行保護中心現場技術負責人秦清平介紹,大壩的左岸以及壩基多鹽溶角礫巖,右岸巖溶系統較為發育且分布較廣,達到40余處近12公里長,施工難度大。
“現在,土溪口水庫正處于施工高峰期,建設‘進度條’已全力拉滿。”據秦清平介紹,截至目前,土溪口水庫已累計完成投資35.8億元。其中,2023年完成投資5億元,年度計劃全面完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