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1日電(伍排勇 楊玲)汶川縣威州鎮雁門村地處岷江大峽谷,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海拔高度非常適合各類果樹生長,長期以來,當地村民主要靠發展水果種植產業來增收致富。今年以來,該村農業灌溉用水工程正在加快建設。該工程建成后,將解決村里1000多畝果樹的灌溉問題。

1月10日,在威州鎮雁門村農業灌溉用水工程施工現場,十幾名工人在大型機具的幫助下正在進行焊接、填埋等工作。據悉,這是一條長12公里的灌溉用水工程,通過海拔落差,將起點為威州鎮麥通村的自然流水,通過管道輸送到雁門村三、四組的芤山地區,解決當地1000多畝的果樹灌溉用水。該工程自施工建設以來,主題管網已經完成總工程量的80%,預計在開春后果樹灌溉的關鍵時期將正式完工,投入使用。
位于雁門村三、四組的芤山地區,是遠近聞名的水果村,這里種植的甜櫻桃、青紅脆李和芤山大棗等特色水果因較好的品質在市場上深受消費者喜愛。而發展果樹種植,以前村民主要靠提灌為主,不僅增加了灌溉種植成本,遇到干旱季節村民經常會遇到排隊等待灌溉,不少土地因此造成減產現象。今年看著灌溉用水工程的實施,讓村民發展水果種植的信心更加強烈。
在發展自然長流水灌溉工程的同時,今年村里的一級提灌工程項目也在加快實施。在施工現場,村民們通過投工投勞的方式正在加快工程建設。目前,提灌機房配套設施已經完成大部分工程建設,長達1300米的輸水管道也將完工,通過一級提灌,可將岷江河水一次性提升到海拔300多米的芤山地區,為當地的果樹灌溉再上一道“保險”。
“我們這個村的水果在汶川是出了名的,但就缺水,自從村上和縣上安排了兩個引水工程,以后天再干我們村子都不怕了。”看到村里灌溉工程正在開工建設,村民朱文才也通過投工投勞加入到灌溉用水工程建設中,他介紹自己家里種植了9畝水果,去年光水果銷售收入達到了20萬元,今年村里又實施了兩個灌溉用水工程項目,自己對發展水果種植充滿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