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5日電 (張書浩)眼下,正是采摘茶葉的黃金期,在巴中市平昌縣邱家鎮嘶峰村,漫山茶葉為大地披上了綠裝。一排排茶樹郁郁蔥蔥、綠意盎然,一芽芽茶尖嫩綠微黃、生機勃勃。

“掌心向下,拇指和食指夾住魚葉以上的嫩莖,向上輕提,保持芽葉完整、勻凈。”近幾天,來自自貢的幫扶隊員李峨向茶農講解茶葉采摘的注意事項和技術要領。隨后,茶農們穿梭在一壟壟的青綠之間,指尖翻轉舞動,一茬茬嫩芽被輕輕采摘下,放入小茶簍里。
“我每天早上都來采茶,每斤40元,一天可以摘兩三斤,大概能賺100元左右。”邱家鎮嘶峰村茶農邱映紅說。
邱家鎮通過農戶自管、企業代管、村集體托管機制,由政府提供技術指導服務,企業回收鮮葉,解決茶農銷售顧慮,真正實現茶農增收、企業增效,讓茶葉成為帶動百姓的“致富葉”。目前,該鎮已在嘶峰、回龍、涼風社區等10個村(社)發展茶葉16000余畝。
在距離邱家鎮50公里的金寶山浙川茶旅融合產業園,一壟壟翠綠的茶樹和產業道路縱橫交錯,連片成行的茶壟青翠碧綠,形成片片“梯田”。茶農們身挎茶簍,在茶壟間忙著“掐嫩取鮮”,不一會兒,竹簍里便鋪滿了新采的春茶。
“現在采的是單芽,一天能采兩到三斤,有120塊錢到150塊錢的收入。”平昌縣金寶街道七里村茶農李思慶提著茶簍笑著說。趁著這段時間天氣晴好,園區每日組織上百名茶農進園采摘,李思慶早早地來到了茶園采摘,爭取多采一點,多賺一點。
據平昌縣鑫嘉瑞種養殖家庭農場負責人劉國強介紹,今年春茶鮮葉價格在160元/公斤,均價同比增長10%,預計春茶總產值突破600萬元。
以茶促旅、以旅帶茶。該地依托獨特區位優勢和茶葉產業基礎,打造“一廊兩核三組團”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區,通過“茶葉種植及加工+文旅項目植入”模式管理運營,探索形成了土地流轉、園區務工和收益幫扶等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大批農戶增收就業。
“以前這個地方哪里有人來喲,現在這里耍得多、景色也好,看著都讓人心里敞亮。”游客王女士笑著說。去年4月,金寶山浙川茶旅融合產業園開園迎客,園區以生態度假、森林康養為龍頭,輻射川東北城市游客群,打造集高端度假酒店、公寓、別墅、山地森林休閑、有機農場等于一體的川東北健康生活旅游度假目的地,構建了“觀山、觀城、觀天象,看茶、看松、看田園”的場地景觀資源體系。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對口幫扶就像一粒種子,催生產業項目生根發芽。在廣袤的平昌大地上,處處都有對口幫扶的影子,在駟馬鎮雙城村、白衣古鎮、麥金地中央廚房產業園等地,都有很好的實踐。在多個領域進行了深入合作,使幫扶工作既“幫扶”又“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