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四川青神:一株竹子帶來的美學生活
2024年11月10日 15:08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堯欣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0日電 (二木 王麗)主題為“竹子聯通世界,竹塑美好未來”的2024中國國際竹產業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竹博會”)即將在眉山市青神縣啟幕,各種竹制產品將用獨特的美學,開啟一扇通往冬日詩意世界的大門。

青神竹林一角。青神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喜草木茂盛、溫暖濕潤水域的可視化生態指示物——螢火蟲在青神縣大規模復蘇,種類增加到12種,其中3種為珍稀品種,1種是以青神命名的“青神螢”,讓青神縣成為四川規模最大的螢火蟲生態區。借助這浪漫的螢火,青神縣整合特色項目資源,打造螢火蟲季豐富多彩的文旅節目,成為當地又一大特色文旅IP。“太唯美!太浪漫!太難忘!”河南省鹿邑縣羅綠祥夫婦稱。

  走進青神縣青竹街道新光村,房前屋后竹林圍繞,村頭村尾稻田環繞,當地將竹元素與天府糧倉建設、鄉村旅游緊密結合,竹里稻香應運而生。在這里,田園集市、圍墻景觀、竹里工坊、蕓薹問稻餐廳和千畝糧田等共同串聯起一幅氣勢磅礴、美不勝收的都市近郊竹文旅“畫卷”。

  而在竹林濕地公園,300余種竹子相聚于同一空間,再配以歷朝歷代的竹文化點綴其中,讓愛竹人士如獲至寶。以“竹+1+N”理念建成的竹里桃花、竹里海棠、竹里梅花、竹林濕地等竹林公園里,竹+桃花、竹+海棠、竹+梅花等組合令人驚艷,每到花期,人頭攢動。

  截至目前,青神縣竹林面積已達2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8.8%,年固碳約6.8萬噸,構成了岷江流域的天然生態屏障。

竹博展覽中心夜景。青神縣委宣傳部供圖

  初冬時節,一片片翠竹隨風輕吟,娓娓道出小小竹子在強農惠農富農進程中的萬般變化和生動故事。

  “2008年以前還是荒山野嶺,現在全是能賣錢的竹林。”在青神縣瑞峰鎮天池村,萬畝竹海綠意正濃,微風過后泛起陣陣波濤,場面蔚為壯觀。瑞峰鎮天池村黨委書記方國軍表示,得益于“美麗竹林風景線”項目建設,四季竹、斑竹、雷竹、斑布一號等品種相繼落地,曾經的貧困村人均純收入已跑贏全縣平均水平。

  “這是魚燈籠、這是蘋果燈籠……這些都是我公司專門為竹博會參展準備的新款。”在青神縣銀海竹木制品公司生產車間里,李銀海和工人們正為竹博會引發的竹燈籠購買潮打好提前量。從一家三五人的手工小作坊,到如今員工20多人、年產值過千萬的企業,李銀海見證了青神竹編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發展歷程。

  青神縣竹編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竹博會展館搭建采用強度高、無異味的竹瓦楞紙、竹鋼等新型材料,力爭打造“零碳零塑竹博會”。展位設計上也顛覆傳統“集市體驗”模式,在場館內打造“衣、食、住、用”全景式“以竹代塑”生活場景,以身臨其境的展示體驗使游客感受產品說服力,在滿足參展商搭臺布展需求的同時為采購商項目簽訂提供便利。

工人師傅正在制作竹編工藝品。青神縣委宣傳部供圖

  除此之外,為積極響應“以竹代塑”倡議,不僅會在開幕式上解讀“以竹代塑”專項標準體系、發布竹產業科技創新成果,還將在舉辦第二屆竹產業綠色低碳發展主題研討會、“以竹代塑”產業推介會,邀請竹產業領域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竹產業綠色低碳發展、“以竹代塑”可持續路徑等前沿課題,凝聚產業發展智慧,共同推動竹產業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健康發展。(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五月天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韩国免费A∨网站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亚洲色欧影院在线观看 | 日韩一区三区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小说偷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