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3日電 (胡曉霞)近年來,瀘州市龍馬潭區不斷完善基層體系,持續強化惠企力度,幫助重點群體就業,全力實現就業創業的服務升級。
“花式招聘”精準高效對接供需
正月初十,龍馬潭區街頭巷尾還彌漫著新年尚未消散的喜慶氣息,在萬達廣場,一場“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正熱鬧進行著。
“工資多少?吃住怎么安排?”“保險怎么交?”當天雖然下著小雨,但現場人頭攢動、格外熱鬧,求職者結伴而來,或駐足閱讀招聘信息,或上前詢問用工條件,或坐下與用工者詳細攀談,耐心挑選著適合自己的崗位。
不僅求職者摩拳擦掌,前來招聘的企業也充滿了期待。
“開年以來,我們公司訂單激增,產品供不應求,如今正是缺人手的時候,希望招到更多有工作經驗的員工。”四川海工科技有限公司企業招聘人員介紹,公司需要大量技術人手,這場招聘會來得十分及時。
“家門口就業,滿意!”據悉,當天共有120余家企業參加招聘會,覆蓋制造業、服務業、科技行業等多個領域,提供崗位3800余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800余人。
春節過后,既是返崗復工的高峰期,也是招聘求職的關鍵期。“本次‘春風行動’將持續至3月底,全區預計舉辦線下招聘活動20場以上。”龍馬潭區就業服務管理局就業和職介指導股股長譚睿介紹,我們還將同步開展云招聘、直播帶崗等線上招聘活動,全力促就業、保民生、助發展。
從線下招聘到網絡招聘,從直播帶崗到上門送崗,各類“花式招聘”層出不窮……開年以來,龍馬潭區充分利用時段優勢,積極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春暖農民工等一系列促就業活動,統籌做好春節前后企業用工招聘、勞動者求職、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創業政策宣傳等各項就業服務工作,為求職者提供平臺,為企業搭建招工橋梁。
“一年又一年,我們舉辦各類招聘、開展各項就業服務總是緊密結合形勢變化,精準高效對接供需,為全區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奠定力量。”龍馬潭區就業服務管理局副局長宋波說。
“真金白銀”援企穩崗擴大就業
“這筆補貼為我們減輕了負擔,讓企業能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員工培訓和福利當中。”3月7日,合盛硅業(瀘州)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主管黃赟笑著說。
據了解,合盛硅業(瀘州)有限公司公司現有員工630余人,2024年,該公司享受了穩崗返還等補貼資金共計63萬余元,這筆資金減輕了企業的用工成本,進一步穩定了職工隊伍。
“去年,我們積極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采取‘免申即享’的工作方式,向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返還失業保險參保費用。”龍馬潭區就業服務管理局失業保險業務股股長楊兵介紹,這筆資金可用于職工生活補助、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穩定就業崗位以及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支出。
“小險種”托底保障“大民生”,穩崗返還資金給企業注入了“真金白銀”,為企業發展“輸氣補血”。2024年,全區已有1579家企業申請享受到穩崗返還補貼共計776.43萬元。
不限于此,聚焦安全穩定,龍馬潭區圍繞高質量充分就業因地制宜、真抓實干,積極開展了一系列“組合拳”。
在減負方面,繼續實施失業保險階段性降低費率政策,2024年為全區5千余家參保單位減少失業保險繳費3300余萬元,進一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
在擴崗位方面,加大政策宣傳,鼓勵企業積極招用高校畢業生以及登記失業的青年,全年共為33家企業兌現擴崗補助12.15萬元。
在提技能方面,推動培訓重心由合格證培訓向等級證書培訓轉變,依托瀘州市公共實訓基地、兵器集團等院校、企業以及民辦培訓機構,開設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高級工技能培訓、企業在崗職工新型學徒制培訓、失業領金人員就業技能培訓等培訓班,2024年累計開展各類就業技能培訓2721人。
多點發力“遍地開花”,去年一年,全區落實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248.06萬元,崗位補貼439.9萬元,共計687.96萬元;落實小微企業吸納畢業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社保補貼36.51萬元,崗位補貼50.23萬元,共計86.74萬元;落實就業見習基地補貼425.65萬元和招工補貼23.5萬元;落實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2.95萬元;落實企業吸納脫貧勞動力就業一次性獎補5.9萬元,落實就業幫扶基地一次性獎補15萬元。
傾情助力讓群眾“應就盡就”
在龍馬潭,就業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3月10日,在紅星街道紅星社區“星伙伴”殘疾人之家的自強共富超市內,前來購物的居民絡繹不絕,收銀臺后,只見鄧世斌動作麻利,專心致志地操作著收銀機,重度肢體殘疾的他,如今已是超市里的骨干力量。
“因為身體原因,想要走出家門就業非常困難,多虧社區成立了‘星伙伴’殘疾人之家,幫我安置在輔助性就業崗位上,能夠讓我重新就業。”談及龍馬潭區殘疾人聯合會為他“量身定制”就業崗位,鄧世斌臉上堆滿了笑容。
“目前,我們已幫助50余名殘疾人穩定就業,帶動100多名殘疾人主動參與就業,幫助殘疾人積極融入社會,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龍馬潭區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黃麗媛說。
就業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近年來,龍馬潭區將高校畢業生、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加大對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力度,精準施策保就業。
眼下,春耕正當時。3月6日一大早,雙加鎮村西露家庭農場的負責人宋昭云便忙活了起來,來自農業農村局的技術干部早早就來到了農場里,與他共同研究黑糯玉米早春種植的育苗問題。
宋昭云是雙加鎮村西露家庭農場的負責人,2016年,大學畢業后的他選擇返還家鄉,干起了家庭農場,搞起了機械化農業,如今以是遠近聞名的“新農人”。
“感謝區上的技術支持,能讓我們的特色種植少走些彎路。”宋昭云感慨,如今,老家政策創業氛圍越來越好,這幾年創業的過程中,感覺這里的政策支撐和扶持力度也非常大,他的幾臺農機都是政府支持的,為他解決了大問題。
逐夢沃野,是宋昭云的向往。如何讓畢業生群體更有底氣在“家門口”就業創業,是龍馬潭的目標。
“聚焦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通過政策支持和精準服務,積極落實各類創業補貼政策,讓他們更愿意留在本地就業創業。”龍馬潭區就業局創業和培訓股股長周思培表示,2024年,全區發放各類創業補貼32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951萬。
真正的人才,渴望的是事業,需要的是合適崗位。近年來,龍馬潭區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做好創業孵化載體建設工作。目前,全區已建立特色突出、功能完善、承載能力強的創業孵化基地4家。截至目前,各級創業孵化基地累計入駐創業實體1233個,帶動就業9058人,不少企業在攻克技術難關、帶動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落實好各項就業政策,積極搭建創新創業通道,強化各項就業保障服務,讓就業這場‘雙向奔赴’更加‘情投意合’。”龍馬潭區就業服務管理局副局長宋波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