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成都航空產業園
新都現代交通產業功能區核心區規劃面積27平方公里,其中航空板塊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目標是打造全國領先、世界一流的航空發動機和航空大部件制造基地。四川成都航空產業園是新都區攜手航空工業成飛建設的重點項目,總規劃面積2000畝,一期200畝,已全部交付使用。 二期項目占地約800畝,將于2021年6月全面建成,規劃建設柔性機加生產基地、航空產業園四大功能中心、大飛機機頭生產基地、航空科創大廈等15個項目。
產業聚集
實現“上下樓就是上下游”
即將全面建成的航空產業園(二期)項目,將入駐成飛民機、愛樂達、四川仨川航空等知名企業。據成都市新都現代交通產業功能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銳介紹,航空產業園建成投用后,將實現從航空大部件從“工序加工”到“零部件完整交付”的跨越;還將實現從“零部件制造”向定制化高端機床研制、大部件研發設計、航空工藝創新、產業孵化運營、特色人才培育的功能拓展。
“以成飛為例,以前成飛上游的產業鏈散落在全國各地,而現在所有的零件在成都航空產業園內就能完成生產、組裝、運輸等環節,提高了成都航空制造產業的效率。”
“我們實現了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生態圈。”李銳說,目前,成都航空產業園已逐漸形成了要素資源集約集成、產業配套合作緊密、生產生活生態協調、市場供銷便捷的區域經濟新形態。
協同發展
建設共享平臺、共享科創空間
“共享”,是成都航空產業園的關鍵詞。成都航空產業園規劃建設共享技術服務平臺:熱表中心、檢驗檢測中心、產品交付中心和智能物料中心。同時還布局了4個功能性平臺,提供工業創新服務、航空和制造云服務、大數據工作服務以及人員管理服務。
“以熱表中心為例,解決了航空零部件加工制造中‘卡脖子’問題。”李銳說,熱表中心建設投資大且有較高的環保要求,以前制造企業需要自己建立熱處理或表面處理工序,或者將毛坯零部件交到龍頭企業的熱表中心加工。“但現在產業園中的熱表中心,所有的企業都可以共享使用。這樣,企業就可以把有限的資金用在技術攻關等能力建設上。”
李銳告訴記者,目前四川成都航空產業園(三期)項目正在建設之中,投資超50億元,布局打造“鈑金、裝配、工裝”三大制造基地,已入駐項目21個。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