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項目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和“壓艙石”,是穩增長的關鍵著力點。如何讓重大項目形成滾動接續的良好態勢,為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記者7日從成都市發展改革委獲悉,自今年2月啟動的為期一年的成都市重大項目包裝策劃專項行動再提速。二季度工作情況“亮榜”顯示,全市各地各部門、市屬國企共申報198個策劃儲備項目參加市級評價,匡算總投資2491.8億元,分別較一季度大幅增加29%和39%。
看數量
二季度申報項目
和總投資均大幅增長
今年2月,成都印發《全市重大項目包裝策劃專項行動方案》、召開重大項目包裝策劃培訓會,掀起重大項目包裝策劃工作的熱潮。數據顯示,一季度成都市各地各部門共申報154個策劃儲備項目參加市級評價,匡算總投資1789.6億元。
項目轉化同樣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一季度評價納入的64個市級優秀策劃儲備項目持續優化前期工作,“策劃書”正加快轉化為“施工圖”。其中,青羊區航空科技大廈、溫江區電子科技大學三醫人工智能科技園二期等23個項目正式立項;彭州市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崇州人民醫院第二住院大樓及配套設施等5個項目動態調整納入2023市重點項目計劃;青羊區鑼鍋巷地塊保障性租賃住房、新都區智慧香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8個項目爭取到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或通過國家發改委專項債審核。
在一季度基礎上,二季度成都重大項目包裝策劃專項行動再上新臺階、取得新突破。“亮榜”顯示,全市各地各部門共申報198個策劃儲備項目參加市級評價,匡算總投資2491.8億元。其中,項目個數增加44個,匡算總投資增加702.2億元,分別較一季度大幅增加29%和39%。
從項目能級來看,匡算總投資100億元以上項目增加2個,50億元以上項目增加3個,成渝鐵路成都至隆昌段擴能改造等一批高能級項目將進一步支撐擴大有效投資。
從項目結構來看,天府新區合江科創園等科創平臺、中試平臺類產業支撐項目增加17個,有利于進一步夯實產業建圈強鏈、未來產業發展基礎;成自瀘高速公路擴容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增加31個,有利于進一步補齊“三個做優做強”重點片區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看質量
81個優秀儲備項目
結構更優能級更高
項目策劃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市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委托專業機構,組織8位專家從符合性審查、策劃內容、項目重要性3個維度,圍繞項目策劃背景、建設必要性、實施計劃、投資規模、支撐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等11項指標,逐一對198個參評項目進行評價診斷和量化打分,其中81個項目入選二季度市級優秀策劃儲備項目。
查閱市級優秀儲備項目名單不難發現,二季度81個已排上“日程表”的重大項目,緊緊圍繞“三個做優做強”、“四大結構”優化調整、產業建圈強鏈、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智慧蓉城建設等重點任務,涵蓋公共服務、產業引領、功能提升等多個方面,建成后將為全市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提供扎實的項目支撐。
“結構更優、能級更高。”這是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對二季度進入市級優秀儲備項目名單的重大項目的評價。例如,總占地面積約151畝,規劃總建筑面積約7.4萬平方米,擬打造文體旅商新地標的成都高新體育中心E-PARK項目,除傳統體育場所的基礎功能之外,還配建有電競中心、應急減災中心等,實現多態融合+文體場景創新。
以生物藥為核心,以化學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為特色的武侯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
新都區城鎮老舊院落改造及公共服務配套建設項目,擬對桂湖街道、新繁街道、大豐街道20余個院落的房屋建筑、基礎配套設施、服務設施進行改造提升。
位于雙流區的空港智能制造創新中心項目,則以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端產業作為發展重點,打造集孵化、研發、中試、生產于一體的智能制造產業培育基地。
成都軌道集團策劃的錦江區靜桉南TOD商業綜合體項目,是由軌道城市集團聯合華潤萬象生活攜手打造的創新型萬象系購物中心。項目將探索錦江區區域屬地文化,打造一座兼具知識美學和藝術文化的城市地標,鑄造“藝術零距離”“社交零邊界”的新生活場景。
“專項行動的目標是在2023年全市政策資金對上爭取再上新臺階、取得新突破,重大項目策劃儲備增添新動能、形成新機制。”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聚焦強化重大規劃、戰略和功能支撐,力爭全市策劃儲備重大項目200個以上,當年轉化率不低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