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云形態獲取靈感,以未來建筑形象詮釋科學與科幻主題;提取古蜀文化中神秘古蜀之眼(金箔面具),融入“星云”屋頂造型——這就是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主場館科幻館。記者從中建三局獲悉,目前場館已進入完工倒計時,預計本月底進行竣工驗收。
場館造型 狀若“星云”
體現科幻文化的神秘感和未來感
科幻館位于成都市郫都區德源街道靜園西路,場館建筑面積5.94萬平方米,總建筑高度31.9米,按建設規模分類為特大型館。
該館建筑方案采用了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的“星云”方案——宇宙中一種云霧狀的擴散天體。星云無邊無界,多姿多態,很好地捕捉了科幻文化的神秘感和未來感。遠眺狀若“星云”的建筑造型,總能引起人們的無窮遐想。
步入大廳,作為采光頂的“科幻之眼”映入眼簾。“科幻之眼”從三星堆金箔面具獲得靈感,陽光透過1382平方米的“科幻之眼”流淌進中庭,寓意著宇宙年齡138.2億年的歷史,抬頭即可仰望星空,寄托人們對科幻及宇宙探索的向往,實現古蜀文明和現代科幻文化穿越千年的對話,展示了對“科幻”的獨特理解。
建筑外飾面采用閃銀色蜂窩鋁板和超白玻璃幕墻,利用鋁板金屬光澤充分展現建筑的科技感與未來感;屋頂以裝飾鋁板與玻璃采光頂,演繹古蜀文化意象,引發人們無窮的遐想。
屋頂立面 都是異形
數萬塊“拼圖”每一個都不一樣
場館分為地上三層和地下一層。建筑首層圍繞共享中庭設置了雨果獎會場、主題展區及博物館三大主題空間,其中雨果獎會場可容納3500人;建筑二層和三層則為大會論壇沙龍區;地下一層為時空隧道、停車場、設備用房。
項目科幻的主題和特殊的功能,決定了建筑內部空間和外部造型的獨特性,直觀體現為結構上的“大跨度、大懸挑、不規則、多變化”。
“項目最大的難點在于從屋頂到立面,都是異形。” 中建三局科幻館項目經理袁冰心向記者介紹,該項目面積約2.2萬平方米的金屬屋面采用了閃銀色的飾面,因為坡度與造型的不同,上萬塊飾面每一個都不一樣;比屋面更難的就是立面,由約3.1萬平方米的鋁板與8000平方米的玻璃共同構成,幾萬塊飾板,沒有兩個是完全一樣的。“所有的飾板都是有編號的,光是生產廠家就有好幾家。安裝時,幾百名工人一起上陣。” 袁冰心表示,為了按時完工,立面施工采取了24小時不間斷作業。
室內精裝 月底完成
全力打造一座世界級科幻中心
據記者了解,在現有菁蓉湖人才公園的基礎上,世界科幻公園環繞湖區建設,總面積超過千畝。沿湖將打造與科幻、古蜀文化相關的觀賞節點和游玩節點,結合科幻作品IP,呈現出沉浸式的互動場景。項目建成后,將作為成都市舉辦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開閉幕式及雨果獎頒獎儀式的主場館,會后作為科幻館展覽功能使用,將力爭成為世界一流的科幻建筑地標、世界性科幻打卡點。
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科幻館不規則星云形狀的建筑主體已經呈現。“項目的金屬屋面已經完成,建筑整體外飾面效果基本呈現。目前項目正在抓緊進行智能化設備施工、機電安裝與精裝修,預計在8月底前完成室內精裝,進行竣工驗收。”中建三局科幻館項目黨支部副書記曹宏宇向記者介紹,“接下來項目團隊將繼續緊抓進度,全力推進機電系統聯調聯試和精裝修收尾施工,保障項目按期交付,全力為成都打造一座世界級科幻中心。”他表示。
記者 袁弘
(來源: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