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日的來臨,凜冽的寒風讓不少市民在選擇步行和騎行前都有些“發怵”,“公交+地鐵”成為了許多市民出行的第一選擇。14日,記者從市公交集團獲悉,為了給乘客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出行體驗,成都公交在全城打造了11個“巴士換乘站”,幫助市民在公交和地鐵換乘時做到“無縫鏈接”。
啥是“巴士換乘站”?顧名思義,“巴士換乘站”即乘客在地鐵和公交車進行換乘時的候車區域。據了解,成都的“巴士換乘站”一般設置在軌道交通末端附近的城市“剩余空間”,在路橋邊角地帶、建筑物之間的狹窄不規則地塊、臨時閑置土地打造適宜公交地鐵接駁線調停的“微”場地。
據市公交集團客運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成都公交全面踏勘梳理了全市200余座地鐵站出入口,在地鐵站點出入口300米范圍內、符合公交車輛調停條件的城市“剩余空間”建設“巴士換乘站”,提升公交地鐵接駁功能,方便市民乘客地鐵口“零距離”換乘公交出行。相比普通公交場站,巴士換乘站利用道路人行道及其周邊少量用地集約化布置,可讓公交車輛在地鐵口始發調停,即“車等人”,有效減少市民等車時間。
對日常通勤來說,“巴士換乘站”不僅提升了乘客候車時的舒適度,也極大地提升了乘客出行的效率。
“有了這個換乘站,我每天上班平均可以節約10分鐘時間。”今年7月份,常常乘坐地鐵1號線上下班的市民劉穎發現,在地鐵五根松站D口的空地面前,多了幾塊橙綠交織的公交站牌。從地鐵口到公交站牌前,不過幾步路的距離,地鐵站和公交站變得“近在咫尺”。一趟體驗下來,節約了不少時間。“早上能多睡10分鐘了。”她說。
成都公交已打造怡心湖、環球中心等11個“巴士換乘站”,開行10余條微循環線路,輻射周邊住宅、商業、學校等區域,每日高峰時段有超過5萬余人次乘客。未來,成都公交將對接軌道交通,嘗試“巴士換乘站”應用范圍的擴大、基礎設施的提升,為乘客帶來更好的綠色出行體驗。
記者 陳煦陽
(來源: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