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獲悉,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成都市第九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此次共有106個入選成都市第九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單和7個現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新增保護單位名單。
據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成都市第九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工作受到了廣泛關注,有200余個項目進行申報,是歷年來申報數量最多的一批。其中餐飲傳統技藝項目申報就達100余個。
記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名單包括傳統技藝、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等。其中傳統技藝中,雞豆花制作技藝、干鍋烹制技藝、川菜制湯技藝(藍光鑑調湯技藝)、川菜制湯技藝(李九如高湯制作技藝)、三星云崖兔制作技藝、冒菜制作技藝、皇城壩牛肉餅制作技藝、玉林串串香制作技藝、傷心涼粉制作技藝、天鵝蛋制作技藝、溫江公平紅燒兔制作技藝、回鍋肉烹制技藝(舒回鍋烹制技藝)、楊雞肉制作技藝、灌縣白果燉雞制作技藝、天主堂雞肉制作技藝、大邑肥腸血旺制作技藝等項目名列其中。
成都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截至2024年12月,成都市現有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共336個,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5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91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83人,其中國家代表性傳承人14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91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9個、傳承基地21個、傳習所100個、傳承基地學校50所、優秀實踐單位29家、非遺特色小鎮10個、非遺研學旅行基地20個、非遺生活美學場景40個、市級非遺工坊20家。(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