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7日電 (蒲振韜 湯雁)圍繞“立園滿園”行動部署,成都市武侯區今年一季度新增11家外資企業,實現外商直接投資(FDI)4392萬美元,取得“開門紅”。

“我們非常關注成都的產業布局,希望借助這里的發展勢能,擴大在中國的投資。”近年來,新加坡能源集團在武侯區的戰略布局持續深化,自2021年落地成都以來,該集團累計投入超5億元,將國際領先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引入國際城市設計產業中心等五大載體,并創新采用“投建運一體化”模式,推動區域綜合能源改造。“武侯的產業基礎和政策支持,為我們的技術本地化提供了絕佳土壤。”新加坡能源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直接投資、短期投入,到前沿技術和長期資本的引入,外商投資邏輯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在醫療科技領域,美國培聲醫療在華西轉化醫學產業園設立兒童語言障礙數字療法研發中心,依托武侯區13家三甲醫院資源,構建“AI篩查+數字干預”創新體系。“投資武侯就是投資未來。”培聲醫療相關負責人透露:“接下來,我們將通過與成都科研機構、高校等的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創新生態,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助力武侯區提升轉化醫學產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吸納優質外資,實現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同頻共振,正是“強鏈”“補鏈”的關鍵一招。當前,武侯區已推出“人才新政”,向全世界人才廣發“英雄帖”,加快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
本土企業投資價值不斷提升的同時,“武侯服務”的品牌價值也在溢出。蜀道資本QFLP項目作為四川首支國資QFLP基金,從啟動審批到3900萬美元外資到賬僅用10天,創下“武侯速度”。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武侯區聯動市級相關部門組建了‘24小時’響應專班,充分發揮國資企業海外投融資平臺優勢,精準匹配境外投資方的投資要求,高效實現項目‘無障礙’落地。”
推動外商直接投資的同時,持續加強本土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關鍵領域的投資吸引力,武侯區堅持以開放為舟、以創新為帆,在全球化浪潮中穩舵前行。武侯區投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圍繞“立園滿園”思路,構建“外資服務立方體”,從載體供給到政策適配,形成完整鏈條,力爭在外資招引規模和質量上實現雙突破,為成都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注入新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