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cjbd > 四川日報

四川:80.6萬農民工返鄉興起“創業經濟”
2021年01月13日 09:13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春華

  1月1日,在南充閬中市沙溪街道金鼓村的無花果基地里,返鄉創業青年黃金正與鄉親們一起,為無花果樹修枝施肥。3年前,黃金從某知名互聯網公司辭職返鄉創業。如今,他已是我省返鄉下鄉創業明星。

  近年來,我省各地涌現出越來越多像黃金一樣的返鄉創業者。他們帶著知識、資金、資源回鄉創業,在巴蜀大地興起返鄉創業熱潮。

  “全省多層次多樣化的返鄉創業格局初步形成,農民工返鄉‘創業經濟’已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增長點。”省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去年12月初,全省返鄉創業農民工累計80.6萬人,實現創業產值6200億元,吸納就業311.7萬人。

  為何選擇返鄉創業?

  “創業經濟”興起背后,是返鄉創業人數逐年增加。

  “從2015年開始,全省返鄉創業農民工每年新增量5萬人左右。”省人社廳農民工工作處副處長趙華文介紹。

  是什么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返鄉創業?

  返鄉創業門檻降低了。趙華文介紹,近年來,無論是國家還是省級層面都出臺不少政策,降低農民工返鄉創業門檻,提升返鄉創業服務。

  “去年全省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大約10萬人,比往年增加一倍。”趙華文說,這與國家層面出臺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政策有很大關聯。

  阿壩州松潘縣的馬麗峰、馬蘭峰姐妹在重慶從事餐飲服務。一個偶然機會,馬麗峰了解到去年1月人社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動返鄉入鄉創業工作的意見》。姐妹倆便辭職回家創業,用打工學到的技術,研制清真火鍋底料。

  眷戀故土想回來了。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胡俊波長期關注農民工返鄉創業。他在調研中發現,返鄉創業者普遍對故鄉的人和事懷有深厚的感情。

  達州市大竹縣廟壩鎮鄉村旅游示范綜合體“漁人部落”投資人余永寬,上世紀90年代到廣東打工,通過努力奮斗成長為企業家。后來,他帶著資金回鄉創業,“很高興‘漁人部落’讓鄉親們有就近務工機會。”

  經濟發展有機會回來了。省人社廳農民工工作處處長李一漫說,近年來全省經濟快速發展帶來很多創業機會,再加上我省不斷完善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組織領導、政策扶持、平臺支撐、培訓服務的體制機制,全省多層次多樣化的返鄉創業格局初步形成。

  返鄉創業帶來什么?

  農民工等群體返鄉下鄉創業,促進了就業增收,助推了鄉村振興。

  50多歲的廖登貴是閬中市沙溪街道金鼓村人。早些年,他一直在廣東打工,最近幾年因年紀大了,便留在村里不再外出,但也失去勞務收入。

  2017年4月,黃金回村創業,種植無花果樹,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把果子賣到全國各地。賦閑在家的廖登貴一邊在黃金的無花果基地干活掙錢,一邊跟著黃金學習種植技術,隨后把自家撂荒地收拾出來,種植無花果樹,家庭經濟增收不少。

  “農民工返鄉創業,帶回資金、項目、技術和經營理念,引領農村農業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村勞動力有序回流,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李一漫說。

  全國優秀農民工、廣元市蒼溪縣黃貓鄉企業家羅洪回鄉創辦公司,發展特色水果6000畝,吸納當地村民600多人返鄉就業,實現人年均務工收入近8000元。同時帶動當地85名在外農民工投資2.5億元回鄉發展。

  農民工返鄉創業,也助推了脫貧奔康和地區經濟發展。

  廣元市人社局局長匡順華介紹,2015年以來,廣元返鄉下鄉創業農民工累計4.66萬人,創辦經濟實體2.85萬個,帶動近15萬人就業。到2019年底,返鄉下鄉創業對該市GDP的貢獻近20%。而來自務工大縣自貢市富順縣的數據更是令人欣喜,2019年該縣返鄉“創業經濟”占全縣GDP56%,稅收貢獻率達70%以上。

  省人社廳統計,近年來我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產值不斷增加,到去年12月初已達6200億元,成為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速器”。

  “創業經濟”如何再壯大?

  “返鄉下鄉創業是發展所需。”省人社廳副廳長、省就業局局長黃曉東表示,農村的改革和發展需要返鄉下鄉創業來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需要返鄉下鄉創業來引領,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需要返鄉下鄉創業來支撐。 

  黃曉東介紹,為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我省各級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不斷打出組合拳,從降低創業門檻到暢通融資渠道,從夯實創業平臺到創業服務人才支撐,全面為返鄉創業者提供“原動力”。

  但他同時也坦言,農民工返鄉“創業經濟”要走得更遠更好,還面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如何吸引更多農民工返鄉創業,創業項目如何更有針對性,如何提高創業成活率,創業服務如何優化提升……

  對此,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曾旭暉建議: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的數據收集并動態更新,通過點對點信息推送,讓農民工了解家鄉的發展情況。探索建立縣鄉主要領導掛鉤聯系中小微民營企業,在法律政策框架下給予返鄉創業人員最優厚的營商便利。同時,在全省建立以鎮村發展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機會清單制度,發布各鄉鎮、村鄉村振興發展項目、支持政策和各類人才供需信息,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回鄉發展入口和機會。

  “我省將在繼續發展勞務經濟的同時,更加重視包括返鄉下鄉創業在內的‘創業經濟’發展,通過生產要素的逆向流動和優化配置,形成新的市場需求,釋放新的增長動能,助推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黃曉東說。

  3年多前,黃金辭職回鄉創業時,曾自我約定5年不成功就撤退。如今,他建成川東北首個標準化無花果種植基地300畝,年產值500余萬元,帶動周圍鄉親一起增收。他創業的信心越來越足,“如果再說創業期限,我想應該是無限期”。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 | 桃色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尤物福利在线观看永久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 在线观看精品综合一区 | 亚洲Aⅴ狠狠爱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