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0日電(程航軒)在近日召開的2023年四川省科技金融工作聯席會上,四川省科學技術廳與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共同公布了第一批四川省科技金融創新基地名單,5家機構入選,成都銀行成為首家入選銀行機構。在本次會議上,成都銀行還獲得2022年度“天府科創貸”工作突出單位獎項。

“科技創新正以勃勃生機和強大動力日益成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先導力量!”成都銀行行長王濤在會上表示,作為立足本土發展的城市商業銀行,成都銀行將深度聚焦創新驅動發展藍圖,以科技金融創新基地建設為契機,不斷提高金融服務質量,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金融要素保障。
榮膺創新基地首家入選銀行

為進一步促進四川省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構建高水平科創金融力量,賦能科技創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由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共同把關遴選科技金融創新基地。四川省財政將對遴選的基地一次性給予最高100萬元后補助經費支持,后續根據績效考核(每兩年)情況給予最高50萬元考核獎勵支持。
本次首批入選創新基地的共有5家機構,分別是成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四川發展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和四川創新科技金融研究院。成都銀行成為首批名單中唯一入選的銀行金融機構。
據查詢,科技金融創新基地申報主體當中,銀行申報主體有一定具體要求:在四川省內設有分支機構,具有一個以上專項科技貸款產品,近三年服務川內科技型企業貸款發生額總計10億元以上,服務科技型企業300家(次)以上。
成都銀行透露,該行自2009年以來深入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科技金融,從機制建設、產品創新、團隊打造等方面著手,“四專模式”日臻成熟,逐漸走出了一條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專業化、特色化、差異化道路。
“四專模式”精準服務科技企業

早在2009年1月,成都銀行專門成立了科技支行,該支行為全國首批以科技型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金融專營支行。科技支行以“實做科技,做實科技”為目標,在隊伍架構、產品政策、考核激勵等方面創新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對科技型企業的服務能力。
此后,依托專業支行成都銀行著力打造一支精通科技與金融的復合型人才隊伍,持續開展科技金融專業技能培訓和實踐鍛煉;成都銀行積極與省、市、區級相關政府部門合作推出“天府科創貸”“科創貸”“成長貸”“高知貸”“股債通”等專項支持科技型企業的政銀產品,自主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產品,積極支持地方建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知識產權融資服務平臺,全面覆蓋科技型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金融需求。
近年來,成都銀行科技金融跑出“加速度”。截至2022年末,成都銀行省內科創企業貸款余額和增量在全省金融機構中排名“雙第一”,成都市16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成都銀行累計為13家提供貸款支持,占比81%;以“天府科創貸”“科創貸”為代表的6款科技金融專項產品累計為2000余戶科技企業提供165億元信貸支持。
“作為入選首批創新基地名單的金融機構,全體干部員工備受鼓舞,更感責任重大。”王濤表示,成都銀行多年來在科技金融領域的專注與耕耘,不但優化了組織構架、修正了風險偏好、鍛煉了業務團隊,同時更加深化了銀行對于產業技術迭代的理解和認知。目前匹配專項政策、專屬產品、專營機構和專業團隊的“四專模式”已日臻成熟。
未來,成都銀行將以科技金融創新基地建設為契機,繼續持續提升“四專模式”,進一步做好高新技術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貢獻金融新力量。(完)